美东时间4月3日周一,特斯拉股价大跌,盘中一度跌超7%。截至收盘,特斯拉(TSLA)报194.77美元,跌幅6.12%,市值6162.7亿美元。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402亿美元(约人民币2765亿元)。
据特斯拉官方微博,北京时间4月3日,特斯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累计生产电动车约44.08万辆,同比增长44.3%;累计交付新车约42.29万辆,同比增长36%。
此外,特斯拉宣布推出充电新品赛博充Cybervault。
特斯拉业绩增长,又是推出充电新产品,为何股价还大跌了,市场在担忧什么?
特斯拉公布最新“战绩”:一季度交付量超42万辆
北京时间4月3日,特斯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累计生产电动车约44.08万辆,同比增长44.3%;累计交付新车约42.29万辆,同比增长36%,打破了特斯拉单季度的交付纪录。
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我们将继续向“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更加均衡的批量生产”过渡,其中包括正在运往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以及亚太地区的ModelS/X车型。
特斯拉将于2023年4月19日周三市场收盘后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
一季度交付量的大涨功劳来自“价格战”?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在今年一季度交付量的大涨,主要归功于其年初的降价。今年年初,特斯拉“降价狂潮”席卷全球,分别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多国和地区大幅调降原有售价,涉及Model3和ModelY等市场畅销车型,一度引爆消费者购车热。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在3月2日举行的特斯拉投资者日(InvestorDay)上曾坦言,今年年初,受降价影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只要可以将车辆的价格做得足够优惠,提高其可支付性,那么其他的都不需要担心。”朱晓彤称。
1月6日,特斯拉宣布对国产Model3与ModelY进行大幅降价。其中,国产Model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降幅2万至4.8万元不等,多款车型价格创下最低纪录。
也正得益于此,特斯拉今年前2个月在国内汽车市场交付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特斯拉中国分别交付新车超6.6万辆和7.44万辆,累计交付超14.04万辆。
不过,市场对此也有担忧,尽管一季度特斯拉产销双双创纪录,但点燃价格战的战火,最终会侵蚀特斯拉的利润率。
特斯拉的“价格战”价格战引发了一些列连锁反应。截至3月中下旬,已有超过40家车企加入到了车市本轮“价格战”之中,方式也各异。
“最近的降价,搞得大家很难受。蔚来毛利低,参与不了‘价格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李斌坦言。不过,李斌认为,特斯拉在中国不具备定价权,其定价权在美国。作为车企应该思考给用户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用最低的价格去获得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经济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本轮“价格战”对国内车市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不仅干扰了消费者购车选择,更是对车市定价逻辑的一种破坏。“这种‘踩踏式’的价格战应该及早结束,从而使车市恢复到正常发展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本轮车市“价格战”带来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但其并不会对国内新能源车市走向造成实质性影响。崔东树预测,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将有850万辆的规模,或实现30%左右的增长。未来,中国汽车产销有望突破4000万辆。
美财政部公布电动车补贴新规,引市场担忧
美国的电动车退税政策将再度生变,市场担忧这一政策对特斯拉将有不利影响。当地时间周五(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在官网公布了《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汽车拟议的规则指南,以确定车辆需符合什么样的要求才能获得税收补贴。
据财联社,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法案将为在北美地区进行最终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但对汽车电池中的关键矿产、组件等都有其他要求。
为了让税收抵免规则具备更大的确定性,财政部上月公布了对电动汽车售价的要求:电动轿车的售价必须低于5.5万美元才能获得税收抵免,电动面包车、皮卡和SUV的价格上限则为8万美元。
在这个基础上,今天新增的规则指南将7500美元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对应“关键矿产要求”和“电池组件”要求,即每符合一项可获得3750美元,两者皆符合就可获得全额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
为获得“关键矿产要求”的3750美元税收抵免,电动车电池使用的一定比例的关键矿产需要在美国国内采购或加工,或从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伙伴那里采购或加工。
2023年开始,这一比例为40%;2024年开始为50%,2025年为60%,2026年为70%,2027年之后为80%。另外,目前符合条件的国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尚未包括欧盟成员国。
在“电池组件要求”方面,若想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电池组件有一定的比例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
2023年开始,这一比例为50%;2024年开始为60%,2026年开始为70%,2027年之后为8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