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姐锦囊》在瑞士监管当局促成下,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终于透过换股方式,以30亿瑞士法郎(约254亿港元)作价售予瑞银集团,瑞士当局迅速行动值得嘉许,惟瑞信总值160亿瑞郎(约1357亿港元)的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完全减值,却值得商榷,恐会削弱瑞士作为国际财富管理中心之地位,新加坡或可得益。
*监管当局辩称列明风险,减记合理*
瑞士监管当局直接让瑞信AT1债券完全减值,但保存了部分股票投资价值,有异于市场对股票较债券先吸收损失的理解。虽然瑞士监管当局强调,有关债券发行时列明在「可实施事件」中会被撇帐,特别是获得政府特别支持的情况下,但当局亦应顾及市场情绪及公平原则,有关决定破坏了投资者之信念,或会增加其他银行发行同类债券以补充资本的难度,发债成本或会因此上升,更有甚者,投资者可能要求删除有关条款后,才愿意投资。
瑞士金融业的保密传统及其中立国地位,使其成为全球富豪藏金的热门选地,惟近期瑞士对俄罗斯的制裁及瑞信危机处理,导致富豪开始担心其藏匿在瑞士的财富是否安全,瑞士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大打折扣,而一向少谈政治并以专业定位的新加坡,料会因此得益,不过后者始终受制于经济及人口规模较小。
*港美加息周期近见顶*
美国联储局上周宣布加息四分之一,符合市场预期,联邦基金指标利率升至4.75-5厘区间,官员预测今年只会再加息一次,而香港银行则未有跟随美国加息,相信加息周期接近见顶,尽管银行风潮大致过去,但市场动荡及不确定氛围下,相信美息已加够,近期全球贸易额下降,原油价格和亚洲劳工成本亦不再上升,疫后物流成本也见回落,物价压力逐步缓和,至于何时减息,则要视乎经济会否出现衰退及物价下跌速度,如果物价未见大跌,相信当局宁可拖延减息。
本港银行上周按兵不动,未有加息,对楼市属利好消息,尤其楼价已近跌两成,刚性需求对楼价有支持作用,而防疫措施松绑后,不少自由行旅客已重返香港,港府亦积极进行推广,包括筹办各式展览和论坛,酒店房间开始供不应求,商铺及住宅料可较快复苏,而供应较多及投资考虑更花时间的办公室物业,可能要稍后一步需求才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