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世界水日这一天,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是自1977年阿根廷马德普拉塔水事会议召开后,近50年来联合国层面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涉水专题会议之一。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此前表示,2023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将为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锚定方向、明确路径,对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涉水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包括清洁饮水在内的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进度低于预期,加速变革(ACCELERATINGCHANGE)成为全球各方唯一的选择,也成为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
中国也在加速。2月22日,水利部召开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会议,并就做好节约用水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切实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口。
会议要求,2023年要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
4倍加速变革
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目标6是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具体而言,是到2030年,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人人享有适当和公平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水质;所有行业大幅提高用水效率,确保可持续取用和供应淡水,以解决缺水问题,大幅减少缺水人数;在各级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包括酌情开展跨境合作等。
之后,联合国大会又宣布2018~2028年为“水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十年。
但客观现实是,虽然时间进程已经过半,联合国评估表明,要按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各国政府的工作速度必须平均加快四倍,但这并不是任何单一行为体或组织能独自解决的问题。
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预计到2030年仍有约16亿人缺乏安全管理的饮用水;28亿人将缺乏安全管理的卫生设施,19亿人将缺少基本卫生设施。
在中国,加速变革已经成为行动,目标也已经确定。
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水部门之一,2021年工业用水量1049.6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7.7%。
“十三五”以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明显提升,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5年的58.3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8.2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89%提高至92.9%。
但是,工业领域节水提效仍面临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匹配、部分行业水重复利用率不高、非常规水利用不足、关键技术与装备存在短板等问题。
艺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孔听云表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比如钢铁、化工、电力等,既是用水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以钢铁行业为例,重点钢铁企业的总用水量达到了893亿吨,约等于5个洞庭湖的蓄水量。”
根据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
同时,重点用水行业水效进一步提升:钢铁行业吨钢取水量、造纸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10%,石化化工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5%,纺织、食品、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15%。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到2025年,我国工业节水政策机制更加健全,企业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节水型生产方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工业用水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
2025年节水型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让工业企业少取新水、少排废水,是可持续水管理的两大抓手。
“在工业生产中,水是工厂的血液,没有水工厂没法运转。水在各个环节都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随之产生的废水及碳排放也给环境带来压力。所以,更有效地利用水,是实现节能降碳的重要方向。”艺康集团工业事业群大中华区平台副总裁陈谱说。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标准约束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可持续作为未来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艺康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魏启令表示,目前多数企业工厂水处理技术依然传统,以单点系统监控为主,系统大多相互隔离,无法形成合力;工业自动化过程多年积累的数据多为沉睡数据,利用率极低;企业管理及运营面临降本增效提质压力。
“当前,水管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于,一是没有端到端水管理全景图,二是难以实时掌控生产运营表现,造成企业工厂用水风险高,降本增效难度大,无法实现持续优化运营。”魏启令说。
针对上述三大挑战和痛点,全球水、卫生、感染预防解决方案和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艺康集团(纽交所代码:ECL)于近日发布了基于艺康数智汇的智能水管理平台(下称:艺康数智汇智能水管理平台),专门面向中国工业水处理市场,通过领先的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对企业水管理的多源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并通过数字化洞察、先进算法和分析进行前瞻性预警,提供多维度管理视角,将深度洞察转化为快速、可操作的行动建议,驱动企业级解决方案迅速落地,助力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水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