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近300亿、靠"破产营销"续命,露华浓是如何败退的?
时间:2023-03-02 00:00:00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知名美妆品牌露华浓要退出中国市场了,这回不再是“狼来了”的故事。

日前,天猫Revlon露华浓官方旗舰店发布终止经营公告,提示“本店拟于2023年03月15日自主终止经营”,现在该店铺已经无法检索到。

事实上,在此之前,露华浓早已年复一年地游走在破产边缘。2020年11月,露华浓就因“申请破产”登上过微博热搜,彼时在国内市场还引发了一波抢购潮。

戏剧性的是,消费者的疯狂“买买买”,竟让露华浓股价直接飙升2倍,露华浓因此侥幸逃过一劫。无数女生在骄傲过后感慨,这波破产营销玩得六。

然而,仅时隔一年多,2022年4月,“露华浓申请破产保护”的噩耗再度来袭。根据当时的法庭文件,露华浓公司的总债务高达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8.02亿元),其中还包括10笔未偿还贷款,将在2024年到期。

与破产消息形成反差的是,露华浓旗舰店的负责人表示仍在正常营业,随后的618大促也没少跟。这回有不少网友开始调侃,真真假假,已经分不清了。

如今靴子落地,大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露华浓并不是在装穷,而是真的很穷。露华浓公司近些年一直深陷亏损泥潭。2017-2021年,露华浓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1.83亿美元、2.94亿美元、1.58亿美元、6.19亿美元、2.07亿美元。

曾经,处在美妆产业前端的露华浓,凭借独到的感性营销法入选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之后却也因为中国市场上的连连失误,而节节败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昔日巨头一步步走至穷途末路,只剩无尽唏嘘。

国人美妆开山鼻祖,露华浓的辉煌时代露华浓的故事,拿的是“高开低走”的剧本。

20世纪初,美国的化妆品行业乘着好莱坞和百老汇的东风起飞。在此背景下,1932年,露Revlon推出全球首款不透明指甲油,由此崭露头角。

1940年,Revlon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美甲系列,还做起了口红生意,首创眼影,首创防水不脱色睫毛膏……凭借持续的创意,Revlon渐渐成长为美国第二大化妆品生产商。到了1955年,Revlon成功登陆纽交所,IPO售价为美股12美元,股价8周后飙升至30美元,震撼当时的美妆界。

此后,日进斗金的Revlon开始两条腿走路,一边通过收购来拓展品类,一边挺进更多销售市场来扩大规模,比如中国。

为了在中国市场一炮打响,Revlon做了十足准备。首先就是起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令人魂牵梦萦的意象,被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安在了Revlon露华浓的名号上,让中国姑娘们欲罢不能。

其次是组建合资公司和市场团队。露华浓在中国一举成立了两家公司:露华浓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露富达化妆品营销服务有限公司,不惜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租下2000平米的大办公室,硬件软件都相当豪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97年,露华浓在上海滩淮海路百盛开出中国首家形象柜,也是当时品牌在亚洲的第一大专柜:18米长的开架口红墙、60个口红色号一字排开,调性拉满,场面十分震撼。

作为首个进入中国的国际美妆品牌,露华浓成为无数70、80后女孩的美妆启蒙,“平价”“高性价比”成为其出圈关键词。随后,露华浓一鼓作气,在北京、广东、陕西等省市遍地开花,陕西西安世纪专柜还曾创造出单月100万元的销量记录。

除了百货,露华浓又进入了全国300多家屈臣氏。据新闻报道,露华浓的业绩表现相当强劲,一个专柜月销能达到6~8万港币,并且在每家屈臣氏网点里,露华浓都会配备专业的BA彩妆师,为消费者化妆。

截至1998年,露华浓已在中国开出600多家网点,销量达到2亿元人民币。但这样的高光时刻之后,露华浓的势头却变得越来越萎靡。

一切并非无迹可循。在打开市场这件事上,露华浓确实很拼,但不计成本地投入也让品牌陷入盈利魔咒。

而就在露华浓开出中国首柜不久后,外籍领导便将上海张江2000平米办公室的一半变成了小型工厂,开始把一部分产品本土化,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本土工厂做出的东西粗制滥造,极为掉价,影响了露华浓的口碑。

再加上,随着竞品美宝莲被欧莱雅集团收入囊中,美宝莲的电视广告、路演开展得如火如荼,处处对标露华浓。心急的露华浓忙不迭地引入更多品类,包括高端洗发水、香水等,但因为配方并不符合国人需求,最后全部滞销,让本就亏损的生意雪上加霜。

2013年底,露华浓中国在官微上留下一句“涂上一支爱心唇膏,KissGoodbye”,正式宣布退出深耕多年的中国市场,裁掉940名美容顾问和160名正式员工。

据露华浓方面透露,2012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不到2亿元,撤出中国市场这个决定,能给公司每年节省1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6930万元)的成本。

这是露华浓第一次败走中国。

二度进军中国市场,结局同样铩羽而归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露华浓的心思又动了。

2016年6月,露华浓集团收购伊丽莎白·雅顿;同年9月,露华浓品牌又以海外旗舰店上线天猫,以跨境销售的方式再度入主中国市场。

然而,时移世易,国内美妆市场的天早已变了,崛起了一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美妆品牌。譬如成立于2016年的完美日记,仅用4年时间便完成了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