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市集体掉头,收益率重新走高,6个月期美债收益率近期更是突破5%,这是因何缘故?
多位分析师认为,虽然全球债市会延续跌势与波动,但债券仍是今年颇具吸引力的投资品种,作为安全资产的美债收益率急剧上涨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从美债、德债再到英债、韩债,全球国债市场再度陷入风雨飘摇中,因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各国通胀不太可能像预期那样迅速缓解,市场重新押注,全球主要央行将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更高利率。
全球债市掉头
截至本周二,彭博全球债券指数本月已累计下跌2.9%,几乎抵消了1月3.3%的涨幅。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隔夜一举升破了3.90%关口,刷新1月3日以来的新高。6个月期美国国债上周更成为了2007年以来首个收益率超过5%的美国政府债券,今日上午进一步攀升至5.1609%,1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也已突破5%关口,今日上午报5.0622%。相较于两周前,整条美债收益率曲线都出现了明显的大幅上移。
同期限欧债收益率涨幅更大,2年期德债收益率已接近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也接近去年10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在特拉斯新政引发预算危机后,英国国债市场曾遭遇猛烈抛售。在亚洲,韩国3年期债券收益率在过去两周也飙升了50多个基点,创下自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PictetAssetManagement)亚洲全权委托投资管理部固定收益主管于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而言,全球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与进一步延迟降息的市场隐藏定价有关,且各国高于目标位的通胀比预期的更为顽固。此前,受到“固收回归”投资主题的强劲资金流入推动,1月债市收益率下跌,固定收益资产大幅反弹。然而,2月3日公布的美国强劲就业数据,将预期转回了“利率将长期走高”。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更高的加息前景和更富韧性的经济数据,令市场对严重衰退的担忧有所缓解。
在欧洲方面,她称,1月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反映了投资者对欧洲经济衰退的担忧。然而,进入2月后,由于核心通胀上升仍然是个问题,收益率也开始上升。欧洲央行可能会在“鹰派”言论的推动下进一步加息,德国或将大量发行债券,因此欧洲债券收益率可能再次面临上升压力。
进入2月后,市场对欧美加息预期持续上升。交易员最新预计,美联储到7月底将把基准利率上调至5.3%左右,并在2023年全年维持5%以上。而在2月初时,这一预测一度跌至不足4.9%,对年底的利率预测甚至不到4.5%。德意志银行将美国利率峰值的预估从此前的5.1%提高到5.6%,预计6月和7月都将再加息25个基点。本周五,美国还将公布备受美联储青睐的PCE物价指数,目前市场预计美国1月PCE物价指数将环比上涨0.5%,为2022年年中以来最大涨幅,核心PCE物价指数预计也将上涨0.4%。
加息预期飙升的情况也在欧洲同样上演。市场对欧元区终端利率的押注已飙升至逾3.6%。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近期再度重申“考虑到潜在的通胀压力,我们打算在3月召开的下次会议上再加息50个基点”。
除了加息预期重燃,短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还与美国债务上限有关。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上周警告说,政府最早将在7月耗尽现金。6个月期债券正好位于CBO和华尔街策略师预测的政府耗尽现金窗口期内。
展望未来,于芩告诉记者,债券波动可能持续,因为一来,美联储的抗通胀斗争远未结束,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二来,欧洲央行很可能再次提高其主要政策利率;三来,全球央行的限制性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有所影响。
英国资产管理公司景顺多资产主管泰勒(GeorginaTaylor)称:“以前央行官员身“骑白马”赶来救援市场的盛况可能不会发生,因为他们被(通胀)捆绑的时间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长。”
债券仍有投资吸引力
虽说债市动荡下行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分析师看来,这不影响债券的投资吸引力。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本周的研报称,债券仍具有吸引力,债券今年回报将会回升,因为:其一,债券的总体收益率仍有吸引力,特别是相对于其他资产类别而言。美联储去年积极紧缩政策,美债收益率涨至十多年来的高位。虽然伴随今年1月的债市上涨有所回落,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接近2010年以来的高点,初始收益率通常是债券后续长期回报的良好指标。
其二,尽管市场料将波动,但利率不太可能进一步大幅上升。尽管投资者最近几周增加对政策利率隐含峰值的预期,但部分原因是市场此前过早预期美联储转向“鸽派”。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速度和幅度不太可能与去年相提并论,去年的紧缩力度是自1982年开始实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以来最大的。同时,全球不少央行也已成功把中期通胀预期恢复到或接近其目标水平。
其三,通胀拐点的出现只是延迟而不是没了。尽管美国通胀未如预期般迅速降温,经济活动也比预期要活跃,但预计今年物价压力将有所缓解。由于加息的滞后效应仍在影响经济,因此经济增长也料将放缓。美股四季度财报季也印证了,金融状况趋紧已对企业造成了影响。
机构JamiesonCootebonds驻墨尔本的高级基金经理威尔逊(James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