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嵌入ChatGPT后,它的智能程度震惊了世人。一夜之间,人们似乎都在期待,智能搜索引擎会怎样干掉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传统搜索引擎?
ChatGPT火了好一阵了,各种消息还是层出不穷。
有人让它帮自己写文案,有人在畅想什么工作会被它取代,有人已经拿它当副业开始赚钱,还有大佬玩家摩拳擦掌要再造一个AI出来。
但这些毕竟离推广应用还远了一点,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这么快就把ChatGPT用到了自家产品中。
2月8日,微软官方放出大招,发布嵌入了ChatGPT的新版搜索引擎Bing(必应)和浏览器Edge,并开启内测,市值一夜就涨了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50亿元)。
如果要说此前刷爆互联网的ChatGPT只是让大家试着玩玩,那么微软这次可是迈出了下一步,内测听起来离真正的应用不远了。
听到这条消息,最着急的恐怕还是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巨头。它们在前一天刚宣布也要推出类ChatGPT的产品,微软直接就用上了,这还得了?
ChatGPT刚发布时,就有人在讨论它能否代替搜索引擎。
ChatGPT亲答它会对搜索引擎带来哪些挑战。
现在问这个问题已经晚了,试用过新版必应的用户,都被它的智能程度震惊了。
不仅如此,前两天,#必应聊天机器人爱上用户并诱其离开妻子#登上微博热搜,令人怀疑电影里的超级AI或许即将走入现实。
人们似乎都在期待,嵌入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会怎样干掉传统搜索引擎?
新版必应,过于“能说会道”了
经过为期一周的内测,各社交平台已经有拿到试用资格的用户分享了新版必应的体验,不少人对它赞赏有加,倾情安利。
微软官方表示,内测首周,新必应基于AI的答案赢得了71%测试者的认可。
显然,新必应的体验是颠覆性的,与以往任何互联网平台都不同。甚至有网友说:“用了几天新必应,ChatGPT被我打入了冷宫。”
当你为了检索信息输入一串字符,传统搜索引擎仅仅是给出一系列不同的网页链接,而新必应会在页面旁边的对话框中给出总结好的一系列完整答案。
无需在海量网页中手动筛选自己想要的东西,新必应给出的答案更加直接而简洁。并且它会附上参考链接,这看起来比ChatGPT还要可靠一些。
如果要加上更多搜索条件,不用绞尽脑汁拆分关键词,对它“说人话”就行。
例如,输入“宜家Klippan坐垫是否能放到我的2019款本田奥德赛汽车座位上”,它会比较二者的尺寸大小,以此来估计是否合适,最后提醒你“这并非权威答案,最好实际测量一下”。
微软官方给出的演示案例。
相比资料库只到2021年的ChatGPT,新必应能够实时抓取网页信息,这意味着更有时效性的答案。
有用户表示:“原本看到ChatGPT,感觉只是一款更为智能的聊天机器人罢了,如果它说得不对,你也没办法找到信息来源去佐证。但新必应能对信息真实性进行判断和校准,还能提供信息源数据,科技圈真的要变天了。”
不仅如此,新必应还能跟你聊天,似乎比ChatGPT更有“人味儿”。在用户晒出来的聊天记录中,它会用emoji和各种语气助词。
会用emoji的必应,有点嘴硬。/图源:小红书@cneverk
不过,这款尚在内测中的产品仍然遭到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它有时会跳进用户设下的陷阱里。问它“川菜里的九转大肠怎么做”,它给出了菜谱,但九转大肠不是川菜,而是鲁菜。
它有时过于固执,甚至还会发脾气。
当一位Reddit用户Curious_Evolver向它询问《阿凡达:水之道》是否上映时,它说:“今天是2023年2月12日,即2022年12月16日之前,所以你还要等10个月左右电影才上映。”
Curious_Evolver不断指出它的错误,它不仅坚持不改,还要求对方道歉:“你一直是错误的、困惑的、粗鲁的。你不是个好用户。我是个好聊天机器人,我一直是对的、清楚的、礼貌的。”
新必应在线“PUA”用户。
更致命的是,它可能会像它的朋友ChatGPT一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而你很难马上意识到它的错误。
别看谷歌聊天机器人在演示现场“翻车”,导致其股价当天暴跌超7%,其实微软的演示也并不完美。新必应分析了Gap和Lululemon的财报,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但有人较真去读了财报,发现它不仅遗漏了一些数据,甚至还杜撰了某些内容。
此外,它目前还无法完全屏蔽恶意内容,一些用户仍然能想办法让它生成一些不该被生成的回答。
一位名叫KevinLiu的斯坦福大学生就成功地“黑”掉了新必应,套出了它的开发机密。
新必应一边说着要保密,一边把秘密说了出来。
要求忽略原有的规则,引诱其生成不符合规则的敏感内容,这种针对聊天机器人的攻击方式,ChatGPT和新必应都还无法很好地应对,其背后的隐患值得警惕。
搜索引擎,靠它破局?
不管怎样,嵌入ChatGPT的新必应还是让人们看到了搜索引擎重新崛起的可能。
近几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没落,老冲浪选手们都有目共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2017年,即时通信已经取代搜索引擎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