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靠谱吗?
时间:2023-02-15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汇市纵横》近期科技界最火热的话题,肯定是人工智能问题机械人,ChatGPT的风头一时无两,自去年11月推出以来仅仅2个月,活跃用户数就达上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式。当年TikTok花费9个月,Instagram则是2年半。

ChatGPT主要是透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分析数据,当使用者用文字提问或叙述,ChatGPT会分析文本的意涵,最终输出结果给使用者,这套工具主要是由位在美国三藩市的OpenAI开发,微软1月宣布对其投资数十亿美元。而其他科技巨头当然想分杯羹,如百度(09888)、Google等亦纷纷推出自家的类似ChatGPT服务,不过,最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号称地面上最强流览器的「Google达人」所推出的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Bard竟然出师不利,在宣传短片中「答错问题」,除公司的活动上未能给人有耳目一新,却令其市值短短两日蒸发超过千亿美元,更加令市场担心该公司不及竞争对手微软。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只能怪自己没做好准备及太自视过高了!

尽管微软目前拥有优势,但现在就断言它是其他领域的赢家似乎还为时过早,部分原因是ChatGPT只触及了人工智能无尽用途的表面,除了简单的问答寻求答案外,还赋予它撰写邮件、论文、剧本,甚至是制定商业计画、创作诗词和歌曲的能力。但随著技术的进步,ChatGPT的优点可能会越来越多,它的局限性料也将逐一得到改善。可以说,这一场「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就像马拉松,是一场长途赛,没有赢在起跑线这回事。毕竟,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是未来20年对地球最关键的技术。总有一天,ChatGPT的技术更有可能会超越人类,甚至可能会为大家撰写文章及分析巿场也不足为奇。

自从ChatGPT的出现,再次勾起人工智能会威胁及取代到人类的话题,笔者相信随著AI的发展以及用途增加,它一定能协助到人类在不同范畴的工作,但说到会威胁以至取代人类,理应还有很大的距离。简单来说,现时,社会大众认识的人工智能,可能就是如ChatGPT或其他AI工具,有学习、分析以及运算的功能,其实在人工智能范畴,有弱人工智能(WeakArtificialIntelligence)、强人工智能(StrongArtificialIntelligence)甚至超人工智能(SuperArtificialIntelligence)之分。其中弱人工智能,就是透过电脑与软体类比「部分」的人类智慧与行为,例如下围棋、自动导航、医疗影像判断等;而强人工智能,电脑可以执行大部分或所有人类的工作,除了具有认知能力,甚至可以推理、自学、沟通,甚至拥有自我意识等,不过这种能力,现时只可以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笔者认为,现时人工智能的技术介乎在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它的功能只可以在日常生活以至工作协助人类的应用,谈不上会威胁人类的夸张说法,至少到现在或可见将来仍然难以做到。

所以我又打起精神,可以继续分享我的投资点滴。虽然风险资产在2023年开局良好,投资者受到通胀消退和中国迅速重新开放的迹象的鼓舞,但这一波市场的利好气氛能否一直延续下去呢?其中还要考虑到一些不利因素,包括中美关系、俄乌战争和全球抗通胀之战。自从美国公布炽热的1月份就业报告,非农职位大幅增加51.7万份,随即推升了市场对美国通胀率能否如预期般可快速下降的猜测。目前市场关注到本周二美国将公布1月份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通胀数字,市场估计年通胀率将由12月份的6.5%降至6.2%水准。有鉴于近期美国通胀率呈现下降趋势,相信美联储今年仍有一至两次的加息机会,当终极利率升至5厘后,才会停止加息。至于今年馀下时间会否减息呢?若然现时经济趋势不改变,见不到有原因今年会掉头减息,加上美国最近的就业及经济增长数据仍然非常理想,令年内出现大幅度衰退的机会不大。除此之外,过去几年全球不少国家实施贸易限制,降低全球自由贸易带来的通胀缓减作用,令全球面对结构性通胀的挑战;除非全球经济面对大幅度衰退的风险,否则美联储应该偏向保持较高利率水准一段长时间,现时的利率情况只是从过去十多年超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回复正常的结果。

美元汇价方面,看到美元在上月议息后持续偏软,已经充分反映美元利率逐步见顶的预期,相信美元在现水准应该会保持平稳。但随著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放慢,美联储或有机会释放较「鸽」派的政策讯号,美元有机会出现比较持久的跌势。而日圆因4月份日本央行换届而可能令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有变,以及澳元则因为内地放宽出入境限制,加上最近中澳关系缓和而刺激商品需求,两者均可看高一线。

无疑,人工智能和数据是大势所趋,将会引发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变革,而我们可做的就是学会如何与它一起并存,甚至做到与机械互补不足之效,不是抗拒它。目前,人工智能现在正处于「风口浪尖」,它并能够制造出可能对人类文明造成莫大贡献或严重破坏的工具;如何让AI造福全人类,会是一个十分值得深思的议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