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准备大力进军北美市场。
在美国创下增长奇迹之后,拼多多准备大力进军北美市场。
日前有消息称,拼多多海外项目Temu加拿大站点已经开启。一张来自拼多多Temu招商经理的通知截图显示,“一店卖全球,从美国出发,逐步拓展机会市场”。相关消息还透露,站点会对新品有流量倾斜,给7天的流量扶持。希望卖家尽快上线新站点,及时跟进库存。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消息向拼多多方面求证,官方表示不予置评。不过据接近拼多多方面的消息人士证实,Temu确在开启加拿大站点,全面启动北美市场此前就有规划,但拼多多方面表现极为低调,大部分Temu团队驻扎在广东。另有消息称,加拿大之后,西班牙等站点亦在规划之中。
拼多多的激进扩张只是一面,与此同时,记者梳理发现亚马逊、SHEIN(希音)、1688等相关平台在年后都开启了内部调整、源头端的争夺,各家都加大了招商力度,以便吸引更多商家。2023年,跨境电商一开年就铆足了劲儿。
拼多多“辐射计划”
给拼多多带来底气的是,Temu上线以来的增长数据。
Temu于2022年9月上线,4个月之后就迫不及待开始了扩张计划。
接近拼多多的人士认为这非常符合拼多多的“性格”。此前从2015年9月创立到登陆纳斯达克,拼多多只用了两年11个月的时间,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最快上市纪录。现在拼多多显然希望在海外复制这种速度。
给拼多多带来底气的是,Temu上线以来的增长数据。市场分析公司SensorTower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4日,Temu的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900万次,其中95%来自北美地区。此外在2023年1月,Temu还曾长期占据AppStore与GooglePlay两大应用市场免费下载榜榜首。
现在拼多多显然想借这样的势头乘胜追击。虽然关于进军海外市场,拼多多对外表现得非常低调,董事长兼CEO陈磊只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分析会上确认了要进军海外市场。“海外市场让拼多多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是不错的方向,值得尝试,”他当时说,但“不会简单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会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创造我们自己的独特价值”。
不过,记者从拼多多内部人士了解到,进军海外市场是拼多多早就圈定的计划。该内部人士透露,两三年前公司就有跨境计划。“当时的内部目标是,当拼多多在国内成为第二大电商平台,就可以出海。”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已达7.884亿人。当时拼多多亦迎来转折时刻,创始人黄峥发布了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由陈磊接任。拼多多与阿里巴巴随即展开了用户争夺战。
一位商家向记者确认,拼多多方面对外宣讲时,很明确表示,“等待美国市场稳定后,会进军欧洲更多国家”。现在看来,拼多多认为“时候到了”。
“极致性价比”
伴随着Temu上线,拼多多的海外模式也进一步浮出水面。
上线以来,拼多多的海外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此前记者拿到的“拼多多《跨境电商招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显示,拼多多入驻门槛并不高。《指南》中明确,“商家入驻拼多多跨境平台,无需缴纳任何费用,零元入驻,零佣金”。《指南》中还特别注明,“面向北美市场,商家无需复杂的运营手续,和对应的招商小二确认选品和价格即可。”
伴随着Temu上线,拼多多的海外模式也进一步浮出水面。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是保姆式的平台服务,“跨境最难的是发货,运费成本高,仓储压力大。此外还要进行运营推广,投放广告”,一位重点类目的招商负责人告诉卖家。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从一开始就要帮助简化这两个板块,“不需要推广,解决发货问题”。
该负责人还表示,商家在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角色也需要转换。不再是单纯的供货商,要转换成商家端的角色。入驻开自己的店铺,不需要打拼多多的品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拼多多擅长的事情是运营流量,商家则把产品做好,前端露出的都是商家店铺。”
不过,试运营几个月后,一些商家表示,最难的是如何过审,以及通过拼多多的模式赚钱。一位服饰品类的商家称价格较低的商品更容易通过平台审核。另有商家称,服装类的商品价格要低于阿里1688价格的10%~20%才更容易过审。
在消费者侧,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则是拼多多打开局面的关键。新用户只要注册便赠送大额优惠券,不仅免运费,还可以享受90天的超长退换货周期。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低价,不超过9美元的无线耳机、女装、鞋子大都在20美元以下,不到1美元也可以买到耳环等更多饰品,厨房配件,美国人正在体验当年国内“拼得多、省得多,快乐多”的乐趣。
当卖家们因为利润微薄叫苦的同时,拼多多方面也在提醒卖家在“极致性价比”的同时要注意“质量过关”。
上述负责人在一场招商直播中表示,美国市场对产品有质量要求,消费者对质量很在意,所以平台会把质量把控放在前台。“拼多多会在收到样品后审板,合体率、颜色、布料、质量等都必须达到底线要求。”
在Temu页面上,店铺的评分置顶,对店铺和产品的评分都被放在显眼位置。这些都会成为推动消费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