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理想L7车型正式迎来上市。全系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31.98-37.98万元。
由于去年预售时发布的产品信息已经十分充分,本次发布会,理想带来的惊喜并不算太多。虽然从尺寸、用户定位等层面来看,加入了皇后座椅、储藏间等概念等,不能完全将新车定义为“缩小版”的理想L8,但理想L7在对应车型的大多数配置层面,与理想L8的确并无二致。
这也意味着,理想更像是将一款传统定义上的中大型SUV拆解成了两款产品,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人群,车身更长的理想L8主打6/7座大家庭用户,而为车内预留空间的理想L7则专攻传统的5座中型SUV市场。
如此拆分的好处是,二者高度共享的配件与平台,能够令理想在最大程度减少研发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打造出两款产品,更进一步强化自身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的品牌形象。
当然,除了不算太新颖的新车信息,理想在发布会上提到BBA等竞品,则更清晰地展现了其设想中的未来品牌定位。
在占据消费者心智方面,无论是理想ONE还是去年推出的L9/L8,都被塑造为一种家用“奶爸”车。在营销上注重强调家用场景、把举家出游塑造为一种成功男士价值观、乃至六座与七座布局、冰箱/保暖箱配置、后排大彩电,理想的品牌标签被不断强化。
虽然李想也在发布会上抛出过“500万元内最好的家用SUV”这种“引战”话术,但从理想在市场中的实际营销对位来看,李想对于同级竞争的概念非常明确,即抛开定位谈配置将毫无意义。
与同时期一起成长起来的蔚来、小鹏不同,即便当年的理想ONE在智能化上近乎“毫无建树”,但独特的产品定位,以及创始人李想自诩的“产品经理”名号,都让理想ONE凭借单月过万的单车销量,力压竞争对手的SUV,甚至是同价位MPV产品,拿下同级销冠。
尽管在去年理想ONE临近停产时销量有所下滑,不过L9/L8车型的快速跟进,依然延续了理想一直以来对“奶爸”形象的坚持,并维持了其原有的市场热度。
只不过,彼时的理想,一直活在自身定义的小圈子里。与蔚来一样,“生而高端”的理想汽车已经在原有用户圈层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不过高端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二者戴上了“枷锁”。无论蔚来还是理想,持续的亏损都令其面临着资本市场的压力,而作为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理应拥有自我造血能力。
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便是拉高整体销量,拓展产品线,打造爆款车型,真正进入主流市场争夺份额及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