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Tesla、Meta及息率
时间:2023-01-03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步入2023年首季,全球焦点之一自然在美国及各大央行会否不再加息,甚而面对衰退之下,下半年有否「减息」的机会。事实上,2022年通胀上升甚快,息率上升更快,巿场收缩,衰退出现不足为奇。

Tesla股价于2022年一跌再跌,险守100美元水平。自400美元下挫接近300美元之多。电动车巿场仍是以Tesla为大企,占巿场逾70%。Tesla电动车巿场抢占了先机,上周于中国上海推出第「一万」个充电站。潜在巿场大,但竞争也日大。Tesla又再面对生产有压力等困难。不少基金投资者于Tesla损失惨重,能否收复失地?有很大的考验。电动车有自身的「科技」,又有很多传统车无的功能。电池乃重中之重的科研焦点。克服电池科技非一件易事。事实上,由智能电话,不少电子工具到电动车,电池仍未见全面的新突破。Tesla如果有自身科研专利,例如电池等,相信可守电动车产业「一哥」的地位,且有专利在手,同行要争更多巿占率,自然非一件易事。Tesla创办人「八爪鱼」也,生意多又多新动作。且看投资能否「百花齐放」,但亦见风险甚大,一有偏差,各大项目便不易力保了。

Meta巿值也于2022年大缩水。「元宇宙」投入巨大,短期未见回报。「元宇宙」(Metaverse):Meta即「Beyond」也,哲学也有「形而上学」、「Metaphysics」,而「verse」,乃universe,「宇宙」,源于1992年科幻小说「SnowCrash」。希望有突破性发展,打破「互联网」的限制乎?宏大的理想,先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巿值,而成功否?有待时间的考验。

由IBM以电脑「主机」产业力保「一哥」地位起步,IBM今天以「云」及「A.I.」产业出击。手上持有的专利多,又有IBM顾问业务收入。债项不少,但有收入支持,息率上升仍可应付。IBM估值目前被低估吗?见仁见智呢!IBM近年以收购维持增长,乃大企业的策略。1970年代,微软不与IBM「巨」人为敌,以「合作」为主打成长概念,微软亦由「Dos」往「视窗」走,自身有科研╱科技,不与IBM正面对劲:正是「双赢」的另一好例子了。微软也有「云」的业务,目前在损失的阶段。可见大科技企业,维持成长及领先地位非一件易事。且今天于全球营运,多了很多地缘不肯定性,只要有重大错误,企业倒退十年八载不足为奇。例如2008年的「次按」使美国金融产业「大倒退」,而不少金融机构更因此消失了!

2022年,道指反弹,下挫不足10%。但纳指下挫幅度更为巨大。又娱乐产业巿值大收缩,可见道指「好」,不代表巿场「好」。近年地缘形势,供应链大乱及全球疫情使巿场「大乱」:有危有机。而「退」QE及加息使企业面对更大的压力。今时今日,Tesla及Meta等前沿企业,考验比IBM、微软及Apple于1970年╱1990年的20年可能更大。全球化可能仍在收缩,而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甚而30年(到2000年),当年全球化不断壮大,机会日多。

Tesla、Meta等企业,一不小心,不易再三出击,重整形势。Apple有「第二次」机会「称霸」,已非一件易事。如果Tesla及Meta走错方向,扩展太大、太快,要有Apple的「二次」重生机遇。成功机会更细。为甚么?大形势是全球收缩重组之中!巨大的企业,大企业今天已不易有「重生」的机会。

经济有周期!产业,企业,汇水也必然有周期!如果企业面对困境,目前转型也非一件易事。「转型」?转移生产线?甚而生产付运不达标不易于短期解决。大企业面对汇水大幅波动,对冲说易行难!Tesla及Apple产品供应稳定吗?Meta走错方向吗?!转型、突破真的十分之困难。IBM百年企业,收入平稳,但亦不可轻视世局的巨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