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有三件大事。一是拼多多出海北美,上线跨境平台Temu;二是SHEIN开始出圈,被更多人熟知;三是阿里重整海外业务,蒋凡成为一号位。
这三件事涉及到三家公司。2022年,是它们首次在海外市场正面相逢。
三家公司的竞争,本质上是三个男人的首次交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SHEIN创始人许仰天、阿里海外业务负责人蒋凡。
他们都是80后,过去他们曾有过短暂交集,也有过明面或暗地里的较劲,但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赛场,却是第一次。
许仰天或许想不到,时隔多年,会在北美再次遇到黄峥这位“老朋友”;蒋凡应该也不会想到,一年半以前因为“个人问题”让他从与黄峥的恶战中脱逃,如今在海外又一次短兵相接。
一位专注跨境出海领域的投资人今年在新加坡跟蒋凡见过几次面,他一开始建议蒋凡重点做欧美市场,蒋凡兴趣寥寥。9月,拼多多的Temu上线,打进北美市场。他再跟蒋凡聊,发现蒋凡对美国市场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会问一些具体的业务问题。
“能明显感觉到,拼多多做Temu,对蒋凡是有刺激的。”这位投资人对深燃说。
被刺激到的不只有蒋凡,还有许仰天。这位从山东农家一路拼杀出来的草根创业者,在互联网巨头的夹缝里找到了出海的诺亚方舟,缔造出千亿美金市值的跨境电商小巨头SHEIN。然而现在,闷声发财的时机已过,他被盯上了。
三个擅长错位竞争的人,终于凑到了一起。
01平行宇宙
在80后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中,没有几个能比许仰天更神秘。
创业十多年,公司估值千亿美金,个人财富进入全球前500,但关于他的信息少的可怜。他几乎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公开发表演讲,更不会像黄峥那样写公众号。网上甚至没有一张经过SHEIN确认的个人照片。
公开资料里,许仰天1984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的他小时候“馒头泡酱油”,高三就开始半工半读。
好在他勤奋用功,凭着一股韧劲,高考考进了青岛科技大学。
不过跟大部分励志故事的剧本不同,高考并没有彻底扭转许仰天的处境。大学毕业后,他跟大部分普通毕业生一样,离开家乡去闯荡。在南京,他加入了一家叫作奥道信息的公司,没干几年就辞职了。
非名校、非名企、非高管,这就是许仰天拿到的剧本。在动辄就是清北复交、名校海归的中国互联网圈,他的起点很低。
有人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属于许仰天的那扇窗,就是跨境出海。
许仰天的大学专业是国际贸易,这让他建立起了对海外市场的初步认知。在奥道信息做外贸线上整合营销的经历,让他对出海营销有了系统理解。他在那里学会了SEO(搜索引擎优化),后来SHEIN用各种手段刷网站在Google的关键词排名,抓到大把便宜的流量,就得益于此。
相比之下,黄峥和蒋凡仿佛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这两个人都是学霸,而且是那种不用考试就能上名校的学霸。
黄峥还是小学生时就参加奥数竞赛获了奖,考进了当地神一样的杭州外国语学校,被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毕业后又到美国留学。蒋凡从小接触计算机,高中参加信息学奥赛拿到省级一等奖,被保送至复旦大学。他俩学的都是计算机专业,纯正的互联网出身,是代码界的大牛。
学生时代,他们没为吃饭发过愁,即便是出去做兼职,也是为了体验生活。虽然黄峥小时候经常要穿妈妈同事或者是亲戚家小孩的衣服,但那是因为拮据,谈不上贫穷。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鸿沟,从一开始就存在。在人生这个赛场上,有的人拼尽全力才获得比赛资格,而有人一出发就打进了决赛圈。
从第一份工作开始,黄峥和蒋凡产生了交集——谷歌中国。
2004年,黄峥拿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硕士学位,加入当时规模还不是很大的谷歌,做程序员和产品经理。这是“人生导师”段永平的建议,他是步步高、OPPO、vivo背后的男人,财富自由后在美国享受生活。
两年后谷歌进入中国,黄峥作为第一批回国员工,参与了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那一年,蒋凡入职,从实习生干起,先后参与了Google地图、搜索质量、内容广告的研发。
两人在谷歌中国重叠的时间很短,黄峥在2007年就辞职创业了,蒋凡则一直待到2010年,直到谷歌退出中国市场。
谷歌有着互联网黄埔军校之称,黄峥和蒋凡无疑属于“优秀毕业生”。在外资巨头谷歌入局中国市场这段历史里,黄峥经历了前半段,蒋凡经历了后半段。这为他们日后在跨境电商赛道的数次交手,埋下了伏笔。
而对于许仰天而言,他没有机会体验谷歌职业生涯的大开大合。在南京那间狭窄的办公室里,他不停地在谷歌搜索测试关键词排名。他不清楚这套系统是如何架构起来的,但他逐渐摸清了搜索背后的规则。这是他日后创办SHEIN的本钱。
02初露锋芒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公司倒下。然而许仰天创业了。
他搭了一个草台班子,其中一个合伙人李鹏是在一场网络营销讲座中认识的。李鹏记得当时被一个穿着朴素、身材瘦长、戴着老式眼镜的年轻人拦下,对方说他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