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CEO再度宣布战略调整
时间:2022-11-30 00:00:00来自:界面字号:T  T

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正迎来近年最大的一次战略转变。

今天,在巴塞罗那举行的投资者大会上,雀巢发布了其可持续价值创造战略以及2025年目标,并阐述将如何实现“可持续的中个位数有机销售增长”。另外,该公司更新了2022年的全年业绩指引,目前预计有机销售增长在8%-8.5%之间,基础交易营业利润率约为17%,按固定汇率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有所增长。

小食代了解到,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MarkSchneider)在会上花了不小的篇幅说到了中国市场的婴儿营养业务,还表扬了在架构调整后新大中华大区的业务表现,并宣布了涉及雀巢健康科学等的战略调整,等等。

“我们上一次像这样在线下举行投资者大会已经是3年多以前了,后来发生了疫情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危机。”施奈德在会议一开场感叹道,现在人们的身处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展望我们现在处于的新十年,这是一个更加动荡的环境,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正努力拥抱新的现实。”

他表示,近年来,雀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速了有机增长,增加了利润率,并提高了资本效率。“今天,我们将概述我们的价值创造模式和2025年目标,以实现我们即使在动荡时期仍有一贯表现的目标。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未来增长,投资于我们的品牌,带来有影响力的创新,利用好数字化,并提高速度与灵活性。”

随后,在谈到雀巢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时,施奈德提及的重点业务板块包括婴儿营养品。

“近年来,我们在婴儿营养品上的表现欠佳,这一方面与全球出生率下降有关,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但另一方面,坦率地说,也与我们自己内部存在的一些执行问题有关,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我们仔细审视了中国的情况,同时也审视了全球业务。”他说。

施奈德认为,这是一个对雀巢来说非常关键的品类,是其赖以起家的业务,并且非常符合该公司“发挥营养的力量”的目标,尤其是在生命早期阶段。

“当你审视这个80亿瑞郎规模的品类时,婴儿配方奶粉占比达3/4,所以你会发现没有一个(该品类的)成功战略可以不建立在重振核心的基础上。因此,围绕着重振核心业务,我们有了一些动作,关键部分自然就是中国市场的复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今年已经看到了显著改善。”他说

在施奈德看来,这也反映了中国架构重组初见成效,新架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集团执行副总裁、雀巢大中华大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拥有这一行业的强大履历背景,在我们收购(惠氏)之前就在该公司任职,他对于能够扭转该业务势头也感到很自豪。”

小食代留意到,在发言的最后,施奈德再次赞扬了雀巢新成立大中华大区以来取得的成效。“我想向你们确认,这一改变卓有成效,我认为它使得决策路径更短,还丰富了我们的执行董事会的讨论视角。”他说。

说回中国婴儿营养品业务,施奈德在会上表示,对接下来的势头有信心。“你已经看到了其他一些国际竞争对手,他们在中国市场缺乏制胜战略。我认为我们最近已经扭转了局面,我们会沿着胜利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另外,施奈德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雀巢婴儿营养品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科学和创新的驱动。与此同时,雀巢在婴幼儿领域之外还有更多的增长机会,包括从孕前营养到学前教育的阶段,在这些人生的关键早期阶段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营养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旗下拥有孕前和孕期的营养补充产品,以及学前的餐食和饮品,我们在这一领域拥有许多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品牌。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它有助于部分抵消全球不断上升的母乳喂养率和不断下降的出生率所带来的影响。”他说。

不过,他又强调称,重振核心业务仍是重中之重。“我们致力于发展核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而提升这一业务市场份额的机会,不仅来自于和其他奶粉制造商的竞争,也来自于在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针对那些不合适的喂养方式——这在全球范围内仍然非常普遍,宣传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的优点,这在出生率下降的环境下,也将为我们带来业务增量。”

会上,施奈德还详细谈到了产品组合管理。

“很显然,当我们内部平时开发新产品、进军新品类的时候,就涉及到产品组合管理了,这方面的影响不可低估。但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大家更关心的由收购和出售引起的产品组合调整。”他指出,雀巢在产品组合管理上十分活跃,“比我们在2017年的投资者大会上所说的还要活跃”。

据透露,雀巢已经调整了超过20%的产品组合,进行了超过90笔交易,总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瑞郎。

“我们本可以轻松地将这一数字翻倍。是我们不够勤奋吗?(不是的。)在收购方面,我们一直是非常挑剔的买家,有着严格的纪律性。当我们在尽职调查过程中看到的不喜的地方,或者估值不理想时,我们会拒绝。”施奈德表示。

他指出,这些收购为雀巢带来了每年50个基点的有机销售增长,贡献了约1/3的基础交易运营利润率增长,83%的交易在业务价值上达到或超过了收购计划,创造了大约70-90瑞郎的价值(年回报率11%-13%)。“因此,无论是从运营指标还是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我认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