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或学习,今年全球股票和债券价格暴跌,再加上私人股本在交易量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遭遇困境,使得世界各地的投资者纷纷撒网寻找机会。
从北京到多伦多和墨尔本的七家机构投资者概述了可能充满挑战的2023年的投资计划,他们管理的资产总计约2.3万亿美元。
一些管理者表示说,公开和非公开市场的估值需要进一步下降,他们才会大举投资,积累现金,以便在投资目标一致时迅速做出反应。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则将稀有金属等领域视为资本的投资目的地,因为长期的转移使这些领域具备获得巨额回报的条件。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投资策略,以及它们如何配置基金: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资管规模约6900亿美元)
对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来说,准备意味着手头有现金,愿意花掉现金,并有能力在其他投资者抛售时购买低成本资产。该公司首席投资官JeffreyJaensubhakij已经进行了可以抵御通胀的投资。他表示,在劳动力市场紧张和大宗商品投资不足的情况下,价格压力将继续上升。
他表示,“拥有一些现金意味着,当机会出现时,你有能力快速部署,而不会陷入需要解决的资产负债错配。”“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将资产从债券和股票等资产类别转移到房地产和通胀等领域,这些领域的资产要么与CPI挂钩,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高需求提高租金,这让我们能够抵御通胀。”
Jaensubhakij表示,长期来看,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宗商品可以起到对冲的作用。与此同时,他的主要投资理念包括可以在夏季用作游客和商务旅行者酒店的学生宿舍,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关键市场的电信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GIC首席执行官LimChowKiat表示,在疫情期间购买二级私募股权基金证明有利可图,激发了该公司进行更多此类交易的兴趣。
他表示,“机会出现了,所以我们的团队做出了回应,实际上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并获得了不错的回报。”“这是我们希望在这里更多灌输和做更多事情的又一个例子。”
富达国际(资管规模约6133亿美元)
富达国际(Fidelity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AnneRichards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人气反弹可能快于世界其他地区。
Richards周三表示,“亚洲的动态与美国和欧洲的动态截然不同。”“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从客流角度,我们对2023年亚洲这个地区的前景都更加乐观。”
Richards表示,她看到对亚洲和中国的兴趣正在增加,即使还没有采取行动。
她补充说:“对于中国在利率政策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这将为该地区带来的好处,以及渐进式的开放,很多人持乐观态度。”
AustralianSuper(资管规模约1840亿美元)
该公司首席投资官MarkDelaney采取了谨慎的做法。他的养老基金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养老基金公司,去年年底开始转向防御,减少了对上市股票和信贷的敞口。
Delaney表示,“我们已经建立了现金头寸,最近还建立了固定利率头寸,我们认为这些头寸可能会从经济低迷中受益。”在未来12个月里,该基金不太可能对资产配置做出实质性改变,并仍对私人市场感到担忧。
“我们最谨慎的是那些价值尚未调整的资产类别,你可能会把私人股本归入这一类,可能还有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他表示。“从峰值到我们认为可能的谷底,股市可能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调整。”
相反,该基金预计将在大约12个月后好机会开始出现时寻找新的投资。
Delaney表示,“我们最可能采取的第一种做法是将资金配置到固定利率领域,因为它们会对紧缩周期的结束以及最终的宽松周期做出反应。”“从那时起,如果股价继续调整,股票市场将出现机会,信贷市场大体上也会在同一时间出现机会。”
安大略省教师养老金计划(资管规模约1830亿美元)
该首席执行官JoTaylor正在寻找矿业资产,稀土矿物和金属是一个关键目标。“稀有金属,因为它们是稀缺的。”他说。“你可以拥有大宗商品,而不是某种交易指数,这不是一个大市场。”
这意味着要瞄准加拿大和智利的铜生产商、拉丁美洲的锂生产商以及寻找钴的来源。
Taylor表示“我们在私人基础上寻找合作伙伴:可能是一个项目。我们过去与嘉能可和其他公司做过一些合作。”“即使我们在这方面非常积极,我们也不会影响市场。”
他还在市场上寻找更广泛的稀缺性交易,从电池制造连锁店和芯片制造商,到水、食品和规模相对较小的印度企业。今年8月,该养老金收购了SahyadriHospitalsLtd.的多数股权,这是其在印度的首次私募股权收购。
Partners集团(资管规模约1310亿美元)
Partners集团董事长SteffenMeister注意到了近年来民众和企业所遭受的通胀痛苦。但从商业角度来看,现在是达成交易的好时机。
Meister表示,“严格来说,就商业和机会而言,现在正是你拥有机会的时候,因为经济并没有消失。”
他警告说,这只对那些预料到动荡的公司有效。他说,Partners集团已将再融资推迟到2025年,并对冲了大部分利率风险敞口。英国近期英镑和英国国债波动的影响,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