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香港新总部将搬至“新地西九龙站上盖项目”,9层写字楼面积约25万平方英尺,租期约4年。
“粤港澳大湾区的另一边有着很多可能性。”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新办公室距离西九龙高铁站很近,可更有效与大湾区内地主要城市接轨,提升同事的工作效率与团队合作。
近期,瑞银集团全资子公司瑞银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于深圳前海落地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瑞富众”,旨在服务中高收入人群,提供国际化、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
钱于军表示,在前海落地财富管理数字化平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该项目若以深圳为起点,瑞银计划将推广此模式到全国其他城市。
“前海总能给我们更大的大湾区想象力。”钱于军说,前海尤其地理特殊性,处于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中心。瑞银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认为其未来仍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
“我们致力于挖掘大湾区内资产配置等需求,也期待瑞银香港与内地的同事能够坐着穿梭巴士上班、见面。”他指出,瑞富众为一个创新的财富管理数字化平台,提供了瑞银与合作机构的公募基金,短期内将会推出私募基金。这也可以理解为,瑞银在传统财富管理服务中的百宝箱内掏出一包工具,在传统目标客户群体标准的基础上略做下沉,拓展出一个有财富管理需求的新群体。
瑞富众并不打算成为基金销售的“超级市场”,而是采取“优中选优”策略。“内容为王是瑞银的核心优势。”钱于军解释,其中,瑞银首席投资官(CIO)是关键,它由一批最精英、且最核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及分析师组成,后者对资产配置提供高屋建瓴的观点。基于此,瑞富众线上平台会甄选出贴合其观点的“瑞银CIO式产品”。
除瑞富众外,瑞银也计划将更高端的内容与服务下移至线上平台,其核心策略是:向中高收入人群提供高净值人士获得的服务,以高端策略驱动产品。
开拓新财富管理需求群体
《21世纪》:在瑞银全球发展战略中,对中国市场有何定位与期待?
钱于军:瑞银总部所在的瑞士市场很小,因此坚持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银行一直是瑞银集团战略的核心。
中国金融开放伊始,瑞银便进入中国市场,一直对中国市场持有坚定的信心。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的30多年里,通过运营与发展瑞银证券、瑞银资产管理、瑞士银行等在华子公司,瑞银积攒了良好的正面经验,也成为了外资行内唯一具有独家管理全牌照券商的外资机构。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增长”是瑞银的整体战略。瑞银对中国市场很有期待,瑞银在中国的全球三大业务各有各的精彩,有其自身的增长故事,也分别有下一步扩张的重点。
瑞银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于深圳前海落地的财富管理数字化平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可投资额度在100万元-700万元的中高收入群体是目前计划的主要受众。该项目以深圳为起点,瑞银计划将推广到全国其他城市。
《21世纪》: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中高收入人群”的财富管理,瑞银如何拓展业务?
钱于军:传统的高净值人士和超高净值其实并不仅满足于创新型的线上服务,他们同时更希望能在线下与高级客户经理进行相对深度的交流。
针对中高收入人士,他们可能更偏好在线上自己操作。瑞富众是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平台,其内部收纳了瑞银与合作机构的公募基金,短期内将会推出私募基金。这也可以理解为,瑞银在传统财富管理服务的百宝箱里拿出了一包工具,同时在传统目标客户群体标准的基础上略做下沉,拓展出一个有财富管理需求的新群体。
在此过程中,瑞富众的目标是,经由挑选最符合其偏好的证券类基金产品,满足该群体的财富管理需求。
并非为基金销售“超级市场”,内容为王《21世纪》:中国公募基金的线上代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瑞银将如何突破?
钱于军:我们并不打算成为基金销售的“超级市场”,也不会降低门槛,而是采取“优中选优”策略。与此同时,瑞银将培养自身的核心客户群体,希望发掘出对资产配置有较为了解的专业型客户,如100万元人民币额度私募基金配置的群体。在此之上,瑞银会围绕他们的需求建立对应的财富管理线上平台。针对不同资产配置额度的中高收入人群,瑞富众是有别于瑞银其他两个财富管理平台的线上平台,通过差异性的服务,与扎实的研究内容,满足不同的资产配置需求。
“内容为王”是瑞银的核心优势。瑞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学家、分析师与策略师时刻关注资本市场的最新表现。瑞银首席投资官(CIO)是其中的关键,它由一批最精英、且最核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组成,后者对资产配置提供高屋建瓴的观点。CIO会提供3-12月短期、24-36月中期,及更长时间轴的资产建议,长期的把握或并不完全准确,但短期内的趋势较具参考意义。瑞富众平台内有借鉴“瑞银CIO式产品”,即在优选的第三方企业中甄选出贴合CIO观点的产品。而进一步聚焦至中国市场,瑞银还会在线上平台中提供市场与经济等的重点研报,客户同时还可以享受定制化推送服务。
瑞银向客户提供一个精选范围,客户根据阶段性的自身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