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星展银行正式落定了其净零目标,同时公布涵盖九大行业板块的脱碳路径和数据覆盖目标。
编者按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大金融机构正以可见的投入布局这一蓝海,成为各行业ESG转型乃至各国政府实现低碳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力量。基于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星展银行更进一步,为电力、石油、汽车等行业拟定脱碳目标和路径,支持亚洲向低碳经济转型,加速实现净零承诺。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将于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届时,各国将再次具化行动,并通过立法、政策、司法途径等,表明如何在本国开始实施《巴黎协定》。
来自国家的决心外,行业与企业层面的净零目标与路径也纷纷落地。
因能提供融资支持,金融将在行业ESG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可持续挂钩金融产品,而星展银行则再往前走了一步:提供咨询,协助企业设定具体的可持续目标与路径。
然而,各个企业在ESG转型中步伐并非一致。在区域性宏观背景、行业碳密度情况、新兴减排技术与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不同行业面临着不同情况,其脱碳指标与路径往往相异。
“以往,金融机构在分辨一些行业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时,难免偶尔会进行非左即右的判断,不是绿灯行,就是红灯停。”星展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HelgeMUENKEL指出,但在绿色转型的进程中,还有一些底色是棕色的高碳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的生产或运输。因此,要想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关注绿色行业,还必须支持棕色行业及相关活动“转绿”,这就是转型融资的核心所在。
银行业正直面这一“转型金融”挑战。2022年9月,星展银行正式落定了其净零目标,同时公布涵盖九大行业板块的脱碳路径和数据覆盖目标。
“气候风险管理是当务之急。”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高博德表示,政策框架正发生变化,随着碳排放税的实施,现金流将受到影响,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每一位客户所受到的相关影响,星展银行在去年10月作出“净零承诺”后,一直在积极制定明确而详细的实施路径和计划。“鉴于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起点,如何规划适合不同行业的脱碳路径并制定出系统、有影响力的可行方案,这绝非纸上谈兵。我们宣布这一系列进取、广泛且可衡量的行动方案,将成为我们开展融资活动的指路明灯,引导我们通过可量化的转型变革实现2050年前净零排放。”
更加普适的转型金融在对气候议题的逐步关切下,转型金融已成为共识。
转型金融支持对象既涵盖具有低碳、减碳效应的项目或活动,也包括建立了明确减碳目标和实施路径的主体。从投融资对象覆盖主体(企业)而言,转型金融可以应用于高碳行业,比绿色金融更加灵活、范围更广。
星展银行(中国)大中型企业及机构银行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郑可表示,在实施ESG战略早期,绿色直接相关产业的直接受益最大,包括可再生能源提供商、设备制造商以及环保行业等;发展到中期阶段,其它行业会逐渐受益,包括传统的石化能源行业的转型,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升级改造,现代物流,房地产及TMT行业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节能减排,电动汽车行业上下游,医药健康行业的废物处理等等。
“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延伸及补充,可受益于转型金融的主体也更为宽泛,包括煤炭、钢铁、水泥等在内的高碳‘棕色’领域的转型活动有了前进的动力。”郑可称,传统的煤炭发电企业,在完成设备升级改造后可以大大减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其中的过渡转型的部分,需要有金融的支持。
因具有良好效应,各国政策制定者和金融生态的参与者开始大力支持与关注转型金融领域。2020年3月,欧盟发布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以气候环境政策和六大环境目标为指导原则,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分类标准。
2020年始,国内陆续推出“转型金融”试点,通过《转型债券管理声明》和《转型债券框架》率先明确定义了转型债券。今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文称,需积极发展转型金融,研究推出转型金融标准,丰富转型金融产品供给,确保公正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一员,正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转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做出努力。”郑可说。截至2021年末,星展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78.21%。
星展银行于2020年6月发布《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融资框架与分类法》,这是全球首批涉及转型金融的分类法之一,作为星展与主要行业企业合作,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展可持续金融的规模增至527亿新元(约368亿美元),提前完成原定于2024年达到500亿新元的目标。
脱碳目标与路径星展银行在2022年9月发布《我们的净零之路:支持亚洲向低碳经济转型》报告,宣布其基于科学的脱碳路径及行业目标。
该净零方案是迄今为止全球银行业最全面的目标之一,涵盖了融资项目和资本市场活动中碳密集程度最高的九大行业板块,占星展银行未偿贷款总额的31%。
其中,为七大行业板块设定了具体的脱碳目标和实施路径,包括电力、石油和天然气、汽车、航空、航运、钢铁及房地产;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