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引全球股市巨震,资金开始向债券大挪移
时间:2022-09-2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美联储的鹰派程度每个月都在强化,直到市场不再抱有一丝幻想。于是,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股市几乎进入了“投降式”抛售阶段,标普500上周五收盘跌破3700点,盘中几乎跌破6月前低3636点。

国际投行高盛最新下调了美股的年内目标位,将标普500的预测点位从4300点直接砍至3600点,并预警在“硬着陆”的衰退情景下,可能跌至3150点。

另一头,美债收益率在加息狂潮下狂飙突进。在年内加息了整整350个基点(BP)的基础上,机构预计年底还将加息1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推至4.5%~4.75%的限制性区间,明年降息无望。于是,债市以高收益率开始吸引更多资金涌入,一场股债资金“大挪移”或许刚刚开始。

股市接近“投降式”抛售

上周四,美联储的鹰派表态触发了新一轮市场抛售,抗击通胀成了唯一的目标。

22日凌晨美联储如预期加息75BP,并提升了2022年~2024年的利率预测,分别从3.4%、3.8%、3.4%调整为4.4%和4.6%、3.9%,彻底粉碎2023年降息的幻想,导致美股大跌。上周五,美元指数正式一度突破113大关,收于112.85。

高盛预计,11月和12月还将分别加息75BP和50BP,较之前都分别提升了25BP。更早前,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Dalio)就发出了悲观预警,他预计在美联储继续通过大幅加息抗击通胀之际(利率接近4.5%~6%区间的上端),民间信贷大幅收缩将削减支出,美股将暴跌20%。

未来终极利率起码要接近5%。利率与估值成反比,因而如今股市仍在经历“杀估值”。

一个月前,当美股还沉浸在熊市反弹之际,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Wilson)就警告,美股的性价比极低,当时摩根士丹利的年内点位预测就只有3800点。威尔逊近期表示,有进一步证据显示,通胀将使美联储和其他央行保持强硬立场,而企业也开始承认,不利于盈利的阻力正在积聚。

“我们仍认为盈利预期过高,尤其是2023年。与此同时,估值并没有反映出我们预测的增长风险……目前标普500股票的风险溢价仍比公允价值要低了120个基点(配置股票相对于债券应给予的风险溢价)。”该机构认为,根据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超出3.5%),美股公允价值市盈率目前已跌至略低于14倍,而标普500当前实际的估值仍高于这一水平。

此前乐观的高盛也紧急下调预测。该机构称,过去两周,美国10年期国债的名义和实际收益率都飙升了40BP,而标普500则下跌了9%。“目前将标普500的2022年底的目标价格下调至3600点(此前为4300点),这是基于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假设。我们维持对每股收益增长3%的预测,但随着利率上升,市盈率降至15倍(之前为18倍)。如果投资者对经济衰退定价,预计2023年每股收益将下降11%,标普500将跌至3150。”

也有观点认为,尽管8月CPI超出预期(8.3%,高于预期的8.1%),但其实已经较上个月(8.5%)下行,且通胀领先指标(租金、二手车)暗示通胀将持续下行。

不过,摩根资管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对记者表示,“没人会怀疑未来12~18个月的通胀走势将见顶回落,但关键在于下行的速度和幅度。汽油价格正在下降,它有助于降低通胀预期。

但最终通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降到美联储的目标(2%),特别是如果俄乌冲突持续的话。”在他看来,挑战是,通胀的下行速度将是缓慢的,这将使美联储宁可更加鹰派一些,确保通胀能持续下行,同时,美联储此举也是为了挽回自己的信誉。

资金逐渐向债市大挪移

股市抛售的原因概括而言就是——性价比不足。参照系则是债券。过去几年,债券的吸引力匮乏,这无疑是因为在低利率环境下,票息的补偿极低。但如今,一切都不同了。“TINA(Thereisnoalternatives,除投资股票以外没有其他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市场,但目前开始不复存在。短期债券的收益率现在充满吸引力。”Tocqueville资产管理投资经理JohnPetrides对媒体表示。

究竟有多吸引人?截至上周五收盘,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4.112%(一年涨幅为50倍,去年此时不到0.1%),二年期为4.2032%,十年期为3.678%。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年度涨幅是50倍。目前,中国一年、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分别为1.779%和2.708%。快速加息引发美国短端利率最快飙升,衰退预期则使收益率曲线倒挂幅度加深。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西卡摩尔(TonySycamore)告诉记者,“从战术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可以投资收益率为4.15%的两年期美国国债,而标普500成份股的股息收益率仅为1.85%(不考虑股市涨跌)。二年期国债的另一个吸引力是波动性比股票小得多。其次,美联储更激进的利率路径增加了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在海外市场,短期国债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截至一周前,数据显示,摩根大通超短收益ETF今年已经吸引了超过35亿美元的新资金;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短期国债ETF获得了近100亿美元的新资金。由于长端的债券将更容易受到加息的影响(加息将导致长债价格更大幅下跌),资金都倾向于在短债里寻求稳健收益。例如,按价格计算,摩根大通的这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几乎持平,而标普500年初以来已跌近20%。

许长泰告诉记者,“二年期甚至更短久期的债券对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