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攻略》上周说过,逆水行舟,少做少错。事态发展,证实如此。
*增长股固然受压,防守股一样难捱*
事实上,若要勉强选股,在一般人眼中,所谓防守性,不外乎是公用或房托,以至部分所谓高息股,然而,大家细心一看,这些板块不但不是绝对保险(保本),甚至是活在今次危机的焦点中。
大家可能以为太夸张,因为传统上,只有增长股,或者之前估值狂升的,才有较大概率暴跌,当日的不便宜有当日的理由,例如资金推动,例如便宜的资金成本,主要来自于量宽和低息年代,但假如这个是今次的危机所在,由量宽低息,到疫情后通胀预期形成,到如今央行纷纷出招,加息有之,退市缩表有之,即使更平实可靠的,现金流稳定的,例如上述的防守股,始终面对贴现率上升,而在现金流折现的计价模式下,资产价格向下更无所遁形,没有什么主题吸引想像空间,一切计死数,计得到计不到,一目了然。
*从水涨船高,到风流过后*
的确,投资者可能对于个别增长股,可说又爱又恨,在顺风顺水的日子,可以身家暴涨,自然有心理准备,万一看错市,身家大缩水,正所谓食得咸鱼抵得渴,但那一众防守股不是这样的,在人家大涨之时,固然斯人独憔悴,到了后来人人皆跌之时,却又避不开一样要跌价,有些亦跌得不少的命运。
如此说来,不是要扫兴,只是要说明一个简单事实,就是假如真的是大跌市,甚至不只是港股,甚至不只是全球股市,而是横跨所有资产类别,所有地域,全球一起承受的,10多年来受惠于量宽低息而水涨船高,有多次风流,则大家明白后果了,即使打折收货,也绝不轻松。如今看来,正是这样的一个新常态,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绝不为过。
*港美股市月线图,中长线形态不妙*
正因如此,大家不要以为有持货能力,便可以自恃而不作风险管理,跌市由之前高位起计,股市来说,随时有三至五成不等的幅度。尤其可以考虑,不是一时三刻,不是分钟图或日线图,甚至不是周线图,而是看月线图,如今不少股市,包股港美,都是呈现看起来很差劲的形态,大家要小心,随时经历一年半载,甚至三数载,才可以回复原状,可以不亏钱,但仍未赚钱,而过程中心理压力,以至勉强炒出炒入的,恐怕输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