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选品和便利有利于提高客户体验,吸引更多客户;大量客户吸引优质供应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客户体验和“增长”相互咬合的飞轮一旦转动起来,各个元素都会成为动力组成部分,从而让飞轮转得更快。这便是亚马逊著名的“飞轮效应”。
在2C领域,亚马逊长期以来是高速健康增长的标杆企业。在2B端的数据中心领域,秦淮数据(CD.US)也是能够把“飞轮效应”运用到极致的标杆。
秦淮数据2B业务的飞轮能够快速转动,是得益于其从成立之初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看透了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以“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理念进行前瞻性的商业布局。
其以提供全栈式超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独特业务模式与核心优势切准了数据中心赛道的痛点难点,吸引了业务持续健康高增长的互联网客户,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迭代,不断吸引核心优质客户并将规模体量做到更大,伴随客户规模的扩大以及客户粘性的增强,从而支撑更高的科技研发投入,以获取更多更优质的客户,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加速业务飞轮的运转。
可以说,秦淮数据飞轮效应的成功基于两点:其一,超强的战略路径选择,其二,超预期的团队执行力与优异的业务模型,能够不断驱动企业的成长之轮。接下来不妨就此具体分析。
1、突破“临界点”,助推“飞轮”成长
在飞轮效应中,尽管推动飞轮转动的每一环节都不容易,但一旦克服阻力让飞轮转起来,每一环节都将形成可持续的推动力,令飞轮转动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从秦淮数据所瞄准的IDC行业来看,作为一个具有典型重资产运营属性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早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企业往往还要面临着亏损的压力。也正是基于此,在前期推动“飞轮”转动的过程虽然艰辛,每一个环节也都需要大量“做功”,但到了后期得益于此前的深耕布局形成了持续的驱动力,秦淮数据能够不断兑现高成长。
新一期的财报验证了这一点。从财报数据来看,秦淮数据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为10.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206.3%;经调整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增长114.1%。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年来秦淮数据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不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且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增速。
而对比行业亦能够看到秦淮数据在行业中展现的快步发展的姿态。
从上半年公布业绩的几家拥有IDC业务的上市公司来看,多数企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反观之秦淮数据交出的成绩单颇为亮眼。通过下表可见,秦淮数据营收增幅在国内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行业排在行业第一,净利润不论是增幅还是体量均大幅领先于行业。
考虑到IDC企业折旧摊销费用等营业成本相对较高,关注EBITDA更能反映其实际的盈利情况,从这点来看,秦淮数据同样取得优于行业的表现。同时,秦淮数据的营收及调整后EBITDA已经连续八个季度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从这背后来看,反映的其实也正是秦淮数据在IDC行业中已经构筑了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其业绩动能跟随企业业务规模体量持续迎来释放。正如“飞轮效应”中所提到的,一旦到达一个临界点,飞轮的转动也将越来越快。由此来看,秦淮数据搭建的优异商业模式已经成功突破临界点,正不断助力其快速成长,迎来了企业发展加速的新阶段。
那么,这背后秦淮数据做对了什么?
2、左手聚焦高价值客群差异化业务布局,右手科技创新持续巩固领先优势
秦淮数据能够取得上述成绩,离不开公司围绕两大抓手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而这也是推动公司发展飞轮转动的重要驱动力所在。
一方面,公司聚焦IDC高价值领域,通过差异化的业务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性价比的高价值解决方案,并以此构建高粘性高价值的客群,为其业务发展带来稳固支持。同时公司亦积极响应不断爆发的市场订单需求,抢占市场先机。
选址是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秦淮数据始终秉承“能源流”、“数据流”和“业务流”的三流合一策略,优先考虑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区域和“弃风弃电”比例较高地区布局项目,保障数据中心运营有充裕的高比例绿色能源。在兼顾算力中心运营的网络连通性——“数据流”,以及与用户的距离——“业务流”两大因素下,秦淮数据将数据中心部署在气候相对凉爽的区域,以便高效利用自然冷源为数据中心的IT设备降温,减少使用电制冷设备,降低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低,客户体验优,自然能吸引到优质的大客户。稳定的优质大客户提升了数据中心的高上架率。健康的营收水平保障了数据中心规划的稳定推进,可以促成数据中心持续拓展高质量客户。
这便是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
秦淮数据专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模式,其能够提供从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的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同时其亦拥有健康且高粘性的客户群体,并不断受益市场需求的提升。
在疫情下,伴随短视频与云服务需求提升,公司核心客户在服务器上架投运方面始终保持健康节奏,并为公司提供持续订单,这为秦淮数据在业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