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至今,全球处于股汇齐跌的状态(当然除了美元)。目前,交易员都预计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至少要升至4%以上,这种利率水平还要追溯到2007年金融危机时期,而不少交易员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处于危机后的“零利率”时期。
带着对未知的恐惧,市场先跌为敬。上周,上证综指大跌4.16%,创业板指大跌7.1%;恒生指数下跌3.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48%。从周线看,各指数都将前一周的阳线反包,走势不妙。美元指数再度迈向110,欧元、亚洲货币贬值潮加剧,人民币对美元在6.9附近胶着许久后终于跌破了7关口。
不过,相比起欧元、韩元、日元一年来对美元近15%、18%、30%的跌幅,人民币跌幅仍仅在8.5%,交易员认为估值并不便宜。
美国3%-4%的利率或成“新常态”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Dalio)最新发布了对市场和经济的悲观展望,他预计在美联储继续通过大幅加息抗击通胀之际(利率接近4.5%~6%区间的上端),民间信贷大幅下降将削减支出,美股将暴跌20%。
今年迄今,标普500已经下挫17.5%,利率不断超预期攀升是主要推手。因为利率水平和估值成反比,在利润率不变的背景下,加息=杀估值=股价下跌。
9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尽管低于前值8.5%,但高于市场预期的8.1%;更令政策制定者担忧的是,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而前值为5.9%。
核心CPI才是交易员讨论的重点,核心读数剔除了食品与能源价格,所以这一读数可能表明,通胀不仅限于不稳定的食品与能源价格中,可见通胀已渗透到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波及整体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根深蒂固的通胀是美联储最为担心的。
除了业主等价租金(Owners’EquivalentRent:OER)意外上升,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并没有如预期般下降。例如,二手车价格环比只下降0.1%,而机票价格降幅也只有4.6%。劳动力市场也维持紧张,NFIB调查显示,小企业仍不容易招聘员工。
前述数据发布之后,根据CME的FedWatch工具,市场不仅计入84%的几率下周加息75BP,还计入16%的几率加息100BP。华尔街措手不及,股债双杀,当日出现了自2020年6月以来最严重的抛售。标普500上周二(9月13日)收盘下跌4.3%,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差表现,其中99%的成分股都出现了下跌,纳指收跌5.2%。
所幸,9月15日(上周五)发布的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初值不及预期,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长期通胀预期跌至一年多新低,短期通胀预期也降至一年新低——9月,1年通胀预期终值4.6%,为2021年9月以来最低,预期4.6%,前值4.8%;5年通胀预期初值2.8%,为2021年7月以来最低,预期2.9%,前值2.9%。因而9月(也就是未来一周)加息100BP的概率几乎可以排除,不过75BP的幅度也不小。
当然,也有乐观派人士提及,8月美国CPI虽然超出市场预期,房租是最主要的贡献,但是从领先预测来看,今年两个权重调整最大的分项到9月都见顶了,只要油价没意外,这一轮的美国通胀就真的到顶了。
美股大概率宽幅波动
由于争端等因素,今年不确定性贯穿全年,投资者极其容易萌生极度悲观的看法。但就目前可以预见的情况而言,比起崩盘,美股大概率将进入宽幅区间震荡的格局。
目前,华尔街投行普遍给出的标普500年内目标价在3900~4300不等。上周五(9月16日),标普500跌破3900点报3873点。前低是6月触及的3636点。
在经历了上半年25%的下跌和6月下旬后20%的熊市反弹之后,标普500大概率将进入了在3800-4300-3800区间震荡的时期,直到11月。就历史数据来看,中期选举后的6-12个月的美股表现都为正,历史胜率是100%。
但现在有一种担忧在于,一些人认为,当前的高通胀不可能在不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即美联储会激进加息,从而提升失业率、抑制需求,以起到降低通胀的效果。当前,多数机构都认为美国2023年进入衰退的概率在50%以下,但担忧在加剧。
一个“温和”衰退的情景是,失业率需上升到5%;另一个“严重”版本的衰退情景则是,失业率需上升到6%。高盛估计,实现这种收紧所需的政策冲击将影响市场。在温和情景下,标普500需要下跌略低于15%,美国5年期债券收益率相对于高盛目前的预测将上升约90BP,而美元贸易加权汇率将进一步上升4%;在更严重的版本中,这些预测的变化更大——标普500要下降27%,美国5年期债券收益率上升约180BP,贸易加权美元上升8%。在前一种情况下,相当于标普500在3400点以下,5年期收益率在4.5%左右;在后一种情况下,上述二者则将分别低于2900点和在5.4%左右。
当然一切还没有定论,也有可能如上文所述,通胀可能已逐步高位见顶。但需要认识到的是,未来的利率一定将远高于前十年的水平。
笔者在此前的“战争与利率”一文中也提及,瑞信全球短期利率策略主管ZoltanPozsar强调——Warisinflationary(战争是带有通胀属性的)。现在已是大国战争阶段了,战争的形态是多元化的。只不过,与过去热战不同的是,当前的战争形态集中在贸易战和汇率战,大宗商品、芯片和美元被武器化。
更关键的是,宏观的主导者逐渐由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