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朋友聊到香港股票市场在这两年里出现的一些难得一见的低估值时,我说:“现在的港股,很多很好的大型中国公司,PE只有几倍,股息率逼近10%,这明显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朋友反问我:“香港股票市场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云集的地方,怎么大家都看不到这个机会,不把这些股票的价格推到合理位置呢?”
我想了一下,回答道:“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是不是专业投资者云集的地方?如果是,为什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那么多金融机构亏钱的亏钱、破产的破产呢?”
以上这段对话,牵涉到投资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不是应该信任专业人士?
日常生活
大家信赖专业人士
在人类社会中,每个行业都有专业人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选择相信专业人士提供的建议。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么做也是对的。
比如,如果眼睛有点看不清楚,我们是找自己的好朋友来看呢,还是去医院找医生,用专业设备检查一下?
如果我们的汽车坏了,我们是把它拖到4S店,让专业人员维修呢,还是自己买一堆零件,回家和家人一起捣鼓?很明显,除了汽车修理工出身的司机,基本上没人会试图修自己的车。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网球,我们是会自己抡个拍子上场乱打呢,还是找专业的网球教练来教我们?当然,关于网球这个事情,我是自己乱学的,但是换来的代价就是水平不咋地。不过,我也没打算拿网球当饭吃。
可以看到,在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中,但凡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事情,我们都会选择找专业人士。而且,在这些事情中,专业人士一般不会犯太多错,水平也比一般人高得多。
不能迷信专业投资者
不过,在投资领域,事情却不一样。在这个领域,专业投资者犯错的概率,比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高许多。
看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事件,我们就会知道,专业投资者在不少时候,他们的水平和普通投资者的差异,并不像其他行业中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差异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一个专业的汽车修理工就算修不好车,他至少不会把汽车改装成一个炸弹。一个眼科医生水平再差,也不至于直接拿剪刀把视神经剪断。但是,当专业投资者犯错时,他们却可以犯下超级巨大的错误。
看看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这些大错,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中,全球许多重仓高估值科技股的基金亏得一塌糊涂。在2005年的A股大熊市中,一些证券公司不幸破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下。在2015年到2020年的P2P危机中,许多P2P机构破产关门,还欠下投资者一大笔钱。而在2022年前后破裂的虚拟货币泡沫中,更是有不少虚拟货币投资机构血亏出局。
针对这些情况,有一本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本书的名字叫《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书的名字来自于一段对话,有一位华尔街投行精英,把朋友带到游艇码头,指着码头上的一艘艘游艇说:“这艘游艇是这家投资机构的人买的,那艘游艇是那家金融机构的人买的。你看,这些游艇多么好看。”
他的朋友听了以后,迟疑了一会儿,反问他:“他们客户的游艇,又在哪里呢?”也就是说,他们帮客户赚到钱了吗?
为什么在许多行业里,我们都可以信任专业人士,完全按照他们的指导操作,并且取得的效果往往不错,但是在投资行业,我们却不能迷信专业投资者呢?
一些流行的观点,把这种“投资行业中不能迷信专业投资者”的现象,简单归结于道德问题。认为投资行业中的从业者,在巨量金钱的面前迷失了自我,从而做出大量损人利己的事情。
诚然,在任何社会问题中,道德问题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把问题完全归因于道德败坏,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粗糙的方式。为什么一个班级的同学,毕业以后做投资的就道德败坏、开工厂的就道德优良?为什么同是高薪行业,专业投资者就道德败坏,专业的医生、飞行员、IT工程师,就道德优良?
其实,道德问题并不能解释投资行业中,为什么会出现“不能迷信专业投资者”的现象。
如果投资行业从业者大部分人都是“坏人”,那么把这些人全部换掉,另外找几十万名原来没做过投资的“好人”来,加以金融培训然后掌管这个行业,事情会变得更好吗?新来的几十万人会比原来的几十万人更有道德,从而足以改变这个行业?显然不会。
投资行业太复杂
为什么“不能迷信专业投资者”,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行业实在太复杂了。
当电脑程序阿尔法狗在2017年战胜了人类优秀的围棋大师柯洁,人工智能终于攻克了围棋这个人类最难的智力游戏时,舆论一度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无所不能。但是实际上,围棋只是一个智力游戏,它只是一个19×19的棋盘。而真实的世界,比围棋复杂得多。
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事情是相对简单的。一辆汽车只有几千到一两万个零部件,把这些部件都搞明白,专业人士就可以把车修好。一个眼球只有固定数量的生理特征,尽管很难掌握,但是只要多学习,眼科医生就可以把眼睛看好。
但是,投资有多少变量?仅仅A股就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每家上市公司每个季度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