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创两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P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
猪肉和鲜菜价格上行是7月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因素。从环比看,猪肉价格上涨25.6%,鲜菜价格上涨10.3%。从同比看,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6.9%和12.9%。
【点评】7月猪价显著上涨,成为拉动CPI的主要因素。专家认为,随着新一轮猪周期开启,预计下半年CPI将温和抬升,个别月份可能会突破3%,但全年通胀水平仍会实现3%以下的目标。同时,PPI受去年高基数以及大宗商品上涨动能趋弱影响,仍未见底。综合来看,通胀对货币政策不构成较大压力。
7月金融数据再回落
8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7月主要金融数据: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较上月少增2680.72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和3.7个百分点。
【点评】继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增长后,7月数据又全面回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均大幅低于预期,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专家认为,下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各项稳增长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
家居产业2025发展目标确定
工信部、住建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进培优育强、扩大优质供给、加大应用推广等五个方面13项任务。
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
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5%,培育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点评】家居产业具有规模体量大、消费带动强、产业覆盖广的特点。2021年,家电、家具、照明电器、五金制品四个重点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3.8万亿元,占轻工业比重近20%,对于稳定传统工业基本盘十分重要。从产业发展来看,目前家电、家具等家居产业发展面临存量升级的瓶颈,亟须通过创新发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的发布,将助力家居产业进一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家居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将刺激家居消费需求,助力居民消费复苏。
廊坊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近日,廊坊市发布《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明白卡显示,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条件,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也全面取消。
根据政策明白卡,廊坊优化调整住房限购、限售政策。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对招才引智高端人才、招商引资企业高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随迁人员购买首套时,按照本地户籍对待。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早在6月17日,廊坊市政府官网曾公布上述文件,不过当时第一条措施显示“略”,未提及取消限购限售。
【点评】自2017年廊坊出台限购政策以来,环京楼市已经低迷近6年。克而瑞环京数据显示,7月全市65个在售项目合计成交仅500套左右,成交均价在1.1万元/平方米左右。此次廊坊全面取消限售限购,能释放一部分被积压的需求,激活一部分市场。但对更多的购房者来说,预期和信心的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
中石油、中石化等拟自美退市
8月12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拟将美国存托股从纽交所退市。对此,中国证监会回应称,上市和退市都属于资本市场常态。根据相关企业公告信息,这些企业在美国上市以来严格遵守美国资本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作出退市选择是出于自身商业考虑。这些企业都在多地上市,在美上市的证券占比很小,目前的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中国证监会尊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境外上市地规则作出的决定。证监会将与境外有关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