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焦点]阿里或遭除牌,专家:要为美资市场{政治化}做准备
时间:2022-08-01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经济通通讯社1日专讯》7月29日,阿里巴巴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股价在纽交所大跌11%。在2021年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生效后,在美国上市的多家中企被美方以审计原因列入美股「预摘牌」名单,内地专家认为中概股需要为未来美国资本市场愈发「政治化」的趋势做好准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7月3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此前中国企业热衷赴欧美资本市场上市,主要是因为欧美市场制度成熟,市场容量大,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创业型且未盈利的公司具有较高的认可度,通常会给予较高的估值。因此,一些正在成长中、在财务上尚未达到在内地上市要求的公司比较热衷于在美国上市。这有利于中国企业接轨全球成熟的管理制度,开拓全球市场。

董登新表示,在美国上市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概股回归是大势所趋。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回归港股是首选,其次是回归A股。董登新认为,中概股去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监管间的合作,但美国资本市场「政治化」趋势需要中概股对此做好充足心理准备。

*中概股选择回港双重主要上市*

截至7月底,美国证监会已将159家中概股列入「欲摘牌」名单中。《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外国公司问责法》2021年生效后,美国可以禁止那些审计公司连续三年不接受美国审计监督机构检查的公司的证券交易。

7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申请在香港实现双重主要上市。目前美国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威胁阿里在内的所有中概股。而在香港实现「双重主要上市」则能大大减少潜在风险。在阿里巴巴宣布决定后,2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金山云也申请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据统计,港交所至少有超过10家中概股已经完成或正在申请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近期在港交所挂牌的中概股,绝大多数选择与阿里一样的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包括贝壳、知乎、涂鸦智能和名创优品等。

中金公司研究部的分析师认为,选择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头部优质企业不仅可以享受纳入港股通所带来的丰富流动性,也可保证在海外极端摘牌情境下主上市地位不受损。

*新加坡吸引中企IPO*

另外,据《彭博》报道称,新加坡关注中国企业上市以对冲风险。新交所新股市场多年来萎缩的情况可能会很快结束,因为将有更多为降低中美政治风险的中概股,及东南亚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寻求在新加坡上市融资。

新加坡交易所全球销售及拓展部主管保得胜表示,未来五年内,新交所每年可能会有30到40家首次和二次上市--是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约13家上市的两倍多。保得胜还称,新交所正在与中国和东南亚的100多家公司谈判沟通,涵盖金融科技、消费科技类、地产投资信托等领域。

2021年,有8家公司在新交所上市。今年4月28日,扬子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新交所上市。蔚来5月20日正式在新加坡二次上市,其新交所上市的股票将完全可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凭证互换。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