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32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视频则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两者各有优势。
近日,抖音集团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根据合作,爱奇艺将向抖音集团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未来,抖音集团旗下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都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从商业角度来看,作为各自领域的头部公司,这意味着长短视频合作共赢新模式的开启。对于爱奇艺而言,优质内容可以通过短视频获得更多曝光;对于抖音集团而言,将获得海量内容。毫无疑问,抖音集团和爱奇艺此次合作,对于长短视频实现互惠互利,具有重要意义。
或开启多方共赢新模式
长短视频关于“影视二创”的版权问题一直存在纷争。2021年4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53家影视公司及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五家视频网站发布联合声明,呼吁保护影视版权,表示对公众账号等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的短视频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将发起法律维权。一时间,让版权方、创作者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那么,长短视频之争,所“争”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不外乎流量之争和内容之争。长视频内容完整丰富,更具有感染力,能够引发用户的深度思考;而短视频可以直接进入主题,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简单迅速。
摆在长视频面前的“痛点”不能忽略:短视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影视相关内容,但同时也对用户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形成了争夺。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打开手机本来只是想放松一下,但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刷”过去了。而通过短视频三五分钟看剧,降低了用户获取影视资讯的门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播放数据,确实截获了长视频流量。同时,不少长视频平台经过多年发展,但仍未实现盈利,局面略有尴尬。
而短视频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版权问题悬而未决也势必会影响平台发展态势。
但如果双方能够握手言和,短视频顺利拿到长视频的转授权,同时可以为长视频主动宣传。长视频获得了流量、短视频免去了法律风险。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能获得更多“影视二创”的素材,丰富内容。长短视频从针锋相对走向合作共赢,是趋势所在。
早在今年3月,抖音率先与搜狐达成合作,抖音拥有搜狐全部自制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二次创作的权利。此外,双方还约定,未来将在新剧宣传推广上开展合作。6月,快手与乐视达成二创相关授权合作,快手创作者可以对乐视视频独家自制版权作品进行剪辑及二次创作,并发布在快手平台内。
7月19日,爱奇艺和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这标志着长短视频平台开启合作共赢新模式。依据合作,爱奇艺将向抖音集团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双方对解说、混剪、拆条等短视频二创形态做了具体约定,将共同推动长视频内容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抖音还将实现跨端的跳转,即用户在抖音看到二创的内容后可点击跳转到爱奇艺看正片,将对长视频宣发、拉新促活以及会员收入带来利好。
在流量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唯有开放包容、流量共享,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让优质内容进入流量池
针对这次合作,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这是双方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探索合作双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信这次合作有助于优化网络视频行业生态,拓宽合作渠道,创造更多价值。”他认为,抖音集团和爱奇艺的合作,能够充分实现平台、创作者和用户三方的共赢,携手并行、相互成就,三方都是受益者。
对于爱奇艺而言,抖音集团庞大的用户规模为其提供了一个“超级市场”。目前,爱奇艺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会员服务,但在订阅会员规模上,要想实现较大规模的增长并没有那么容易。在互联网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自2020年下半年起,抖音APP日活量已经超过6亿。在抖音这个巨大的流量池里面,谁能率先用自己的作品赢得用户关注,谁就能抢占流量先机。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是吸引新网民触网的重要因素,短视频用户忠诚度高于综合视频、网络直播和网络音频,其人均日单使用时长超两小时,超六成用户会因短视频而观看网络视频节目。基于这样的情况,如果影视作品能够借助短视频制造和营销话题,那么在短视频平台上所积攒的人气,也能顺势化为流量。可见,爱奇艺和抖音集团的“双向奔赴”并非偶然。
对于抖音集团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解决版权难题的机会。在爱奇艺向抖音集团所授权的长视频内容里,包括“迷雾剧场”在内的诸多优质剧目。据了解,迷雾剧场是由爱奇艺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悬疑类型剧场,包含多部悬疑类题材短剧集内容,如《隐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