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2日专讯》大湾区保险通或设立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等仍未有落地的消息,中银人寿执行总裁邓子平透露,业界正与两地监管部门沟通,但由于不同保险产品的种类和结构复杂,制定监管条例时较其他理财通产品困难,相信当局需要更多时间处理,业界当然希望可尽快打通。
邓子平指出,本港保险产品难以完全取代国内产品,认为不会因保险通开通后,客户就全部购买香港产品,需视乎内地客户的资产配置、医疗服务需要以及对险企的信心程度,认为两地保险产品可做到互相补足的作用。
邓子平表示,通关后本港保险行业能否恢复至疫前水平仍要视乎内地客户的实际需求,美元汇价走势亦有影响。但疫情过后,客户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健康保障的意识大幅提升,或有利医疗保险销售。
他又指,内地与香港封关三年之久,近年本港保险公司主要聚焦本地客户,包括完善保险产品,满足本地客户需求,并发展网上销售,以吸引年轻客户;同时,险企亦正为通关后的业务发展做准备,包括完备产品、促进数码化、发展ESG及健康生态圈,认为应对行业发展保持乐观。
*德勤:大湾区二线城市发展空间大,投保旨在医疗保障*
德勤中国和中银人寿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展望:保险业机遇》白皮书,显示除广州、深圳和香港以外,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保险?透率不足10%。德勤中国保险业(香港)主管合夥人黄颂欣指出,其馀九成的受访客户除欠缺医疗危疾保险外,就连汽车、物业等各类险种均没有投保,认为大湾区其他二线城市保险业发展空间巨大。她又指,大湾区居民对医疗健康的保障意识有年轻化趋势,希望购买港澳保险的目的主要为获取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投资、资产配置需求反为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