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围绕“奋进新征程保险守护稳稳的幸福”为主题展开,保险中介头部机构慧择旗下慧择·奇点保险研究院特别推出《中国保险细分消费人群洞察白皮书》。慧择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关注中国保险消费者变化。此次报告旨在为保险行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对保险消费者的洞察,让更多的人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五大保险细分人群图鉴互联网保险中介价值凸显
《中国保险细分消费人群洞察白皮书》通过对7792位有保险消费经历的网民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数据沉淀、专业理解和对用户的深入调研,将保险消费人群分为5类:品质高效族、中流砥柱族、保险尝鲜族、性价比爱好族、精打细算族。从初识保险产品到建立信任,从产品需求沟通到每次下单投保,白皮书以全方位、全流程的用户画像展示出年轻人保险消费的面面观。
1、品质高效族人群。男女比例相差不多,多处于一线城市,步入而立之年便已经成为企业中高层人士,更注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品质。83%的人已婚已育,是5类人群中收入最高的,月入2W以上的占了88%;
2、中流砥柱族人群。男性较多占比73%,主要是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年男士,虽然职位和收入不突出,却背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更追求高效、实惠的保险产品与服务;
3、保险尝鲜族。这类人群相对“佛系”,TA们尊重客观也以产品为重,通常随着人生阶段发展而自然开始考虑购险。65%的人年龄在26-35岁之间,年轻及初组建家庭的Ta们,打算开始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保险;
4、性价比爱好族。相比较下,这类人群属于“保险小朋友”,Ta们更多仍未步入婚姻殿堂,且学历不高,在职场上也暂时只是普通员工。对保险的认知处于浅层,保险意识不高,购险需求低;
5、精打细算族人群。以妈妈人群为主,可以说是“规划小能手”,虽然学历普遍不高,但是在社会经过多年磨砺,大部分也属于企业中的重要员工,兼顾事业的同时还要持家,保险消费时会做足功课。
从保险消费5类人群来看,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保险需求。慧择·奇点保险研究院认为,不同人群,应匹配适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互联网保险中介可以为客户链接更丰富的产品、提供更透明的信息,并站在客观角度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并配置组合方案,因此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以白皮书“消费者了解或搜集保险信息时的内容偏好”排行显示,除了保司品牌实力占48%外,最关注的内容为配置方案/攻略占37%、产品对比分析/解读占35%。
无论是从消费者对各类保险渠道的推荐率,还是满意度,互联网中介的推荐率及满意度已接近保司自有渠道,可见互联网保险中介市场认可度持续升高,未来互联网保险中介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对客户、产品进行分层管理满足差异化需求已成趋势
前不久,华泰证券最新研报测算显示,在中国,健康险的覆盖水平还远远不够。现有重疾险保单的平均保险金额仅13万元,不足以覆盖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10万元至80万元),更不用说重大疾病发生时的潜在收入损失,因此人身险增长潜力仍然存在。
慧择·奇点保险研究院认为,如今已是存量博弈时代,如何做好存量客户的经营服务并高效开拓新客,是保险机构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便应明晰客户群定位、构建客户画像,面向不同目标客户群体采取差异化策略,方能挖掘客户价值、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获客难、留客难等痛点。
虽然互联网保险以性价比高见长,然而经过多年线上保险教育的侵染,单一追求高性价比已不再是保险消费的主力人群。从五类人群的购险时产品选择主要考虑因素和产品决策驱动力来看,除了性价比爱好族外,品质高效族更关注理赔服务到位;中流砥柱族则对支付环节的人性化体验要求更高;保险尝鲜族对服务、口碑、性价比都要考虑;精打细算族则认为核心服务和口碑才是评价产品是否划算的关键。
慧择控股副总裁蒋力曾在公司16年司庆上表示,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不同于快销品,快销品会强调产品的价格和性能,人身保险因其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标的提供保障,有其复杂的金融和健康属性。
多年来,慧择秉持着经营用户而不是经销一张保单的理念,不断提高用户消费体验、成就用户价值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早在2018年启动客户分层研究的慧择,从产品、服务、科技多方向发力,致力于将长期险普惠到更多人群。慧择从多维度定制,成功向市场推出了“达尔文”“慧馨安”“守卫者”等众多备受青睐的人身保险系列产品。2020年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同打造了数据联合实验室,更深入地探索保险消费行为背后的根本需求和决策因素。
将保险客户分层目的是快速判断适合客户的产品类型,2020年,慧择上线了AI计划书,目的是在海量保险产品数字化基础上,以中立算法毫秒级匹配客户需求。因持续响应客户需求的投入,慧择也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截至2021年一季度,慧择累计投保客户突破800万人,一季度投保长期险的客户平均年龄为33.5岁,一、二线城市客户占比63.7%。
以用户需求建立“连接”线上+线下融合成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