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还在初期?巨头一路狂奔 政策持续给力
时间:2022-06-28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网字号:T  T

同花顺数据显示,6月27日截至收盘,元宇宙指数涨幅1.19%。116只元宇宙概念股票中,77只上涨;元宇宙板块近一周涨幅1.19%,近一月涨幅5.18%。

6月份,元宇宙领域动态不断。其中,首个元宇宙国际标准联盟正式成立的消息引起行业热议。据了解,该联盟被命名为“元宇宙标准论坛”,由全球数十家科技行业巨头组成,包括Meta、微软、英伟达等国际厂商,也有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内的中国创始成员。该组织希望为元宇宙建立起兼容操作性标准,并计划于7月份召开会议。

东西文娱研究与策略组负责人严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元宇宙的探索不是一个公司能够完成的,这样的联盟建立标准对行业意义重大,尤其参与的企业都是各自擅长的领域,但未来影响如何仍要看具体落地情况。

亏钱也要做元宇宙?

元宇宙国际标准联盟的参与企业,不少是元宇宙转型路上的积极分子。

今年1月份,微软公布将以687亿美元现金收购游戏巨头动视暴雪,收购溢价约45%,创下游戏史上最大收购记录。半年过去,有业内人士称,外界测算溢价约45%,但实际上的交易额比687亿美元更高。

微软高溢价也要收购动视暴雪,或许也与元宇宙有关。其官网曾发布公告,收购将加速微软游戏业务在移动、PC、游戏机和云领域的增长,并将为搭建元宇宙提供基础。

除此之外,去年10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改名Meta,也展露了自己深扎元宇宙的雄心壮志。不过元宇宙业务眼下并未给公司带来业绩上的优势,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Meta元宇宙业务“现实实验室”部门在2021年营业亏损超100亿美元。

在外界来看,微软的高溢价收购,Meta转型后的巨额亏损,似乎都不能给公司近期带来直接利益。但同样参与元宇宙国际标准联盟的英伟达,介绍了为何元宇宙“必须要做”。

英伟达Omniverse和模拟技术副总裁RevLebaredian表示,“我们将元宇宙理解为互联网的演进,也就是从当今的2D网络视图到身临其境的3D空间叠加。”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巨头布局元宇宙,甚至合作成立联盟,是因为元宇宙和之前数据、人工智能等风口不同,元宇宙需要一个大的生态圈。“数据、人工智能只要企业自身技术足够好,就能获得各种资源,比如融资等。但元宇宙作为一个虚拟空间的打造,要借助很多配套设施,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以及一个大家认可的游戏规则,例如标准、法律、制度等。这种情况下,出现联盟有助于推动元宇宙的生态圈尽快形成。”

大厂为何对VR/AR势在必得?

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中国元宇宙市场投融资金额已完成81.2亿元,已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

例如,6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腾讯控股向员工宣布正式成立XR(扩展现实)部门,主要是为腾讯建立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XR业务。

业内普遍猜测腾讯这番举动,是为了要在下一个时代延续话语权。但更早之前,腾讯方面曾经提到过,XR业务是公司为应对全真互联网而大力建设的全新业务,目标是在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团队,争夺硬科技时代的下一张门票。

国内互联网大厂押宝硬件领域的不在少数。字节跳动去年就曾花费90亿元收购VR软硬件研发制造商Pico。6月23日,多家媒体曝出,字节跳动Pico社交业务的负责人马杰思,其旗下的波粒子科技团队已经被字节收购,目前主要负责字节的VR社交业务。

据了解,马杰思在VR领域经验丰富。曾在HTCVIVE担任VR行业应用负责人,也曾担任小米VR/AR高级总监。而字节跳动本次收购的波粒子,也是一家专注于二次元虚拟社交世界的科技公司。公司的主打产品“Vyou微你”是一款虚拟形象换装娱乐App。

从行业报告来看,元宇宙浪潮兴起之后,AR/VR的出货量增速也在加快。IDC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AR/VR头显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到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预计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突破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

为什么元宇宙厂商都对硬件领域势在必得?严薇介绍,各大厂商入局硬件,可以理解成在寻找“下一代手机”,或其他高度依赖的娱乐工具。“其实这些技术的研发储备大厂都有,有的偏重硬件,有的偏重软件。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都是对原来技术链条的重构与迭代。”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便越来越多巨头入局,元宇宙最终是什么样子,它应该以怎样的成熟产品和业态呈现,行业目前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论。“目前看到的比较多的现象,微软也好,腾讯也罢,企业都倾向在游戏+VR的形式上投入,是因为对硬件的投资,是一种比较确定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稳妥方式。”

安光勇也持相同看法,“对大众来说,元宇宙始终是一个纯虚拟世界。在目前的技术和设备环境的限制下,更多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甚至还远远达不到预期。因此,AR、VR等虚实结合的硬件设备,正好可以弥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隔阂。对用户层面来说,也更容易理解。”

多地政策支持元宇宙发展

谈及国内元宇宙企业眼下面临的问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