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海啸后经验,联储暂以紧为先
时间:2022-06-13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一周攻略》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某程度上,为近日的争议下了定论,就是无论外界憧憬如何,似乎通胀仍未见顶,而估计美联储很快鸣金收兵的想法,大抵已经落空,又回复到加息半厘是起码,四分三厘亦不能排除。

是的,投资者一厢情愿,希望从各种数据的蛛丝马迹,看出一点衰退的端倪,有可能逼使局方投鼠忌器,不敢太用力的遏止通胀,可是,眼前数据却令大家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相信在一段短时间内,局方是被逼宁紧莫松,有别于过去十多年的宁松莫紧。

*美通胀率高企,仅上世纪可比*

当然,这跟大家已经习惯多年的思考模式,可以说是大有出入。首先,以往在金融市场的危机中,作为最终为大家提供融资头寸流动资金的,央行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但目前却远未到达这一步。

毕竟,综观经济数据,就业数据和经济增长都不错,而物价升势却未有停下来的迹象,如此一来,难免有所谓过热之虑,尤其目前通胀率在过去几十年的高位,对比之下,只有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有可供比拟的时候。

*币策定物价,属央行天职*

由此观之,局方在物价稳定的天职下,自然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包括常规性和针对周期的,例如加息,以至之前由金融海啸遗留下来的非常规手段,包括量宽等,要开始大加退市缩表等。

事实上,局方两大政策任务,一是物价稳定,二是充分就业,以目标工具而论,前者是重中之重,亦是作为央行最合理的工作目标,因为货币政策本来就是它们的功能。

*长远增长非单凭币策可成*

相比之下,充分就业本身,从来不是单独于整体通盘考虑的,尤其是考虑到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才有此一著。再者,单纯以工具而言,亦不担保局方的货币政策工具,无论是常规或非常规的,可以单方面决定充分就业,尤其是长远的经济增长,更多是出于人口增加╱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累积等,而不是周期性的加减息。

正因如此,既然有最合乎本身目标手段的物价稳定任务,而大环境亦不用太担心充分就业,如今大家若要主观愿望想像局方快速收回成命,恐怕是偏离事实太远的了。

*多年领涨股,今日重灾区*

果如是,考虑6月份馀下日子,全球市场的资产价格受压情况,未有急速改善的条件,反而是整个上半年,应以较为克制的保守态度作结。

如此一来,投资者的部署当然反映其中,美股近几星期的走势,包括以往领风骚多时的美股科技股,甚至是一众曾经令投资者如痴如醉的细价股,又或者主题推陈出新的加密货币等,都是重灾区。

*博反弹只宜小注,大趋势仍是松绑*

可惜的是,覆巢之下无完卵,新经济不济,不等于旧经济可恃,只是前者太差劲,后者在相对价值的层面上,略为看高一线,但绝对价值上,可能一样是跌多升少,输多赢少。君不见一众以往令保守投资者放心的所谓防守股,包括公用板块或房托等相对稳定高息股,暂时看来,表现亦乏善可陈,说明了利率持续加速向上,资产估值打折的基本原理。

总的来说,本栏维持之前的想法,短期纵有反弹,但改善不了上述的格局,则投资者只能以较小注码投入,尝试所谓博反弹,但整体而言要有两手准备,不能以单边升市视之,反而是每有反弹,又有更多投资者想把握机会松绑止损,似乎仍是大势所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