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表示,“我们更多的关注用户的参与,而不是变现。”
同一年6月上线的拼多多百亿补贴,已经进入第四年。其用户数能迅速增长,正是得益于持续补贴政策。长期战略是用户增长、留存和复购率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与短期的变现相冲突,但时间证明了长期坚持的价值。
日前,拼多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百亿补贴已覆盖农产品近4万款。在拼多多CEO陈磊的带领下,拼多多逐步完成了从重营销到重研发的战略转型,持续重投农业领域,并连续投入百亿利润设立“百亿农研”专项。
为了贴合疫情影响下的用户需求,拼多多对广受关注的保障型及改善型物资进行定向加补,最高补贴力度超过40%,涉及蔬果粮油、肉禽海产、饮料酒水等类目。其中,新鲜、营养的农货优品,成为“应补尽补”的重点对象。
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过去四年,拼多多已经超越自己,建立了高度的信任和黏度。三大电商平台的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分别为9.03亿、5.8亿、8.82亿。将用户增长放在首位,用真金实银的补贴提高用户参与度,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变现终究是时间问题。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从消费行业线上渗透率趋势来看,耐用和可选线上渗透率高于必选。未来线上渗透率保持高成长的品类主要包括生鲜、软饮、粮油调味、家庭清洁等必选快消品,以及奢品、家居家装等可选、耐用品类。对于拼多多来说,发力生鲜、农业等赛道,依然存在巨大的红利。
农货订单翻番
5月24日开始,拼多多再开启百亿补贴三周年庆的返场大促,贴合疫情影响下的用户需求,对广受关注的保障型及改善型物资进行定向加补。
首轮大促数据显示,牛油果、泰国椰青、佳沛奇异果、南非黑提、澳洲红提等品质水果在小区团购中销售火爆,同比涨幅超过40%,其中奇异果增幅达到85%。国产农副产品中,海南火山荔枝、四川大五星琵琶、西瓜、天目小香薯、黑虎虾、贝贝南瓜、国联小龙虾等时令生鲜广受欢迎。
其中,火山荔枝的销量同比上涨158%,且还在持续攀升;各个品种的西瓜,订单量则同比增长超过39%。在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研究员陈辰看来,这些都与近期全国疫情持续整体向好、消费者对改善型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复苏紧密相关。
消费回补,订单大增,对不少新农人来说,今年销售的“春天”刚刚到来。
“之前,用户在静默,商家在憋单。但最近,情况逐渐好转,我们对后续市场很有信心,也希望‘杨梅’吐气,借助这个流量单品以及百亿补贴平台为下半年的生意开个好头。”福建省漳州市萤火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剑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百亿补贴三周年庆期间,他在拼多多店铺中上线了家乡的地标产品浮宫杨梅,颗粒包装,空运到家,这是他每年必做的单品。
从3月底持续至7月中旬,胡剑峰从云南富民、福建漳州,一直追到浙江仙居。而今年的杨梅销售季开启得比往年稍晚一些。“今年的气温比往年会低一些,杨梅成熟得也会比较慢,加上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去云南那边采购,同时很多地方物流也受阻,我们干脆就放掉了早梅的销售,等疫情缓一缓再做。”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原因,每年的销量都是递增,年增速在30%-40%。目前,上海各行各业已有序复工复产,这让胡剑峰看到了曙光,“上海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个销售地点,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同时它影响着江浙沪整个板块,包括嘉兴水果市场对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这是胡剑峰第三次参加百亿补贴活动,“平台补贴使价格在以往的7.5折左右,销量会翻个3-5倍,年中大家的购物欲望会比较强一些,加上上海解封之后,消费力度可能也会更强一些,特别是拼多多的配送在上海疫情中也打响了名声。”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不仅让农产品与工业品共享百亿补贴的流量入口,还坚持对农产品不抽佣,并推出专门的补贴策略,不断提升品质农货的交易规模和线上销售标准,推动形成超大规模的农产品供需匹配。
得益于此,一些农产地显现出更强的产业链韧性。福建省长汀县亦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启春目前所在的海口市琼山区三坡镇,是拼多多平台上荔枝的重要货源地之一。这种火山荔枝不耐放,从5月中旬开始,产季只有半个月。受疫情影响,往年蜂拥而至的外地客商,今年大多被封住了,线上渠道因而成为荔枝销售的重要通道。
“因为今年天气比以往更冷一点,所以荔枝结花时减产25%左右,荔枝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去年,但百亿补贴在后台规则上对品质及价格做了较好的把控,又在近期活动中给出了近30%的加补,而且‘0元下单’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年轻消费者的下单率。这使得整体销售有了明显的提升。”赖启春估算,目前店铺荔枝的日拼单量已接近一万单,本产季的销量或同比增加三倍。
在他看来,受疫情影响市场并不景气,前来采购的采购商减少了,采购的量也缩小了,但由于电商的促销机制,所以整个场地的荔枝还是保持了较高的价位,也不会产生什么滞销。
赖启春表示,百亿补贴不仅对商家和果农是双赢还惠及了消费者。“官方补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