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一轮,“属虎”的爱奇艺终于在十二岁本命年踱出“王”者步伐,实现首次盈利,给整个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而就在几个月前,中国长视频行业正经历艰难时刻:中概股下跌,融资困难;用户娱乐消费时间被短视频争夺;内容阶段性供给不足;广告收入受市场环境影响,持续承压。外界对于长视频何时盈利、未来将行至何方的讨论此起彼伏……
短短几个月,爱奇艺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怎样的策略调整让公司逆风翻盘?作为头号玩家,也是整个行业的前瞻者和创新者,爱奇艺的盈利能否持续?是否标志着行业拐点的到来?视频平台穿越周期的能力和使命为何?带着这些疑问,《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了爱奇艺CEO龚宇。
战略突围“会员收入”等成新关键词
财报显示,一季度,爱奇艺收入73亿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1.691亿元,此前市场预期净亏损6.7亿元。长视频行业太需要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财报发布后,5月26日爱奇艺美股收盘飙涨9.22%。行业的讨论风向,也从亏损更多地转向信心。
眼前的龚宇衬衫、西装,儒雅、温和。九年清华时光赋予他的理科气质似乎并未褪去,但十二年娱乐行业的浸染又让他充满文艺。你很难想像,爱奇艺近几个月一系列大刀阔斧、坚决果断的变革均在他自信而大胆的研判下进行。
龚宇告诉记者:“对爱奇艺而言,首选目标是运营利润。因为影响净利润的客观因素非常复杂。本来预计只是实现运营层面的盈亏平衡,结果这两个指标都变正了,是个惊喜。”
让龚宇眼前一亮的还有爱奇艺极速版、海外业务、会员收入的可圈可点,这些显示出了爱奇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如果提前半年或一年进行策略调整,情况会比现在更好!”龚宇略感遗憾。
龚宇所说的策略调整,是自去年10月以来,爱奇艺把从追求市场份额为目标转变为追求利润为目标。
之后,爱奇艺推出降本增效措施,要求团队发挥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品质、追求创新增长、加强精细化管理,同时要敢于抓大放小、敢于关掉没价值、低价值的业务。
“策略调整了,每个业务的取舍和执行方式就都不一样了。”龚宇将策略调整的具体措施归纳为,内容策略聚焦头部、关注运营和销售效率提升、减掉低效率业务。
在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中,新一季财报印证了爱奇艺团队的策略执行力依然高效。新策略不仅成功将公司拉出了亏损泥潭,也让龚宇超额兑现了他对市场的盈利许诺。
同时,爱奇艺在策略调整执行中的关键衡量标准是:措施是不是可持续发展。
对于外界关注的裁员和盈利之间的关系。龚宇表示:“减亏的核心是提高效率,爱奇艺不会做饮鸩止渴的事情。减少的20%人员,主要还是因为效率低的业务不做了,所以相关人员要减掉。爱奇艺决策的核心还是要可持续发展,不能为减成本而减成本。”
“以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我们有太多类别要做,并且都需要比较充分的投入,哪怕是细分的小赛道。但是在这些小赛道里,大部分项目是亏钱的,从投资回报角度来讲是不划算的。所以如果以利润为目标,我会把回报小的或是投资回报差的项目砍掉或收缩规模。”龚宇介绍。
同样被爱奇艺砍掉或者剥离出去的,还有看不到前途的电商业务、硬件业务等边缘业务。
在内容上,爱奇艺的“降本”策略,直观体现在聚焦头部内容上。行业普遍的规律是——头部内容是引导会员增加、广告收入增加,总收入增加的驱动力,也是提升用户和会员忠诚度的核心。
龚宇表示:“如果内容分头部、腰部和尾部,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策略是增加头部内容,减少扑街内容,腰部内容不刻意去做。”
同时爱奇艺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对应的策略调整,例如在持续受到疫情影响的环境中,为了保住广告收入而勉强投资、制作综艺是不理性的,播出来没有赞助会导致亏损,所以在这个领域可以放慢制作和播出速度。
但在会员消费主导的剧集市场,爱奇艺则进行了充分的内容储备,今年的全部内容和明年的大部分内容,现在基本都已准备好。
“这个行业需要工匠精神,要耐住寂寞、诱惑、压力,把自己的作品做到极致。”龚宇认为,爱奇艺的核心价值是精品头部内容带来的品牌价值、团队运营能力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服务用户、吸引会员的关键。
财报显示,正是一季度《人世间》《心居》《猎罪图鉴》《对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样的全民爆款,巩固了爱奇艺的市场领先地位,带来会员规模和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增长;同时,进一步提升的运营效率、销售能力以及给用户优质的服务,让爱奇艺的首次盈利水到渠成。
“原来我们把会员留存数当成第一目标,现在调整为会员业务收入是第一目标。因为收入是综合性的,由单用户每月平均收入和会员数共同决定,这个指标能够让会员业务更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龚宇表示,在产品定位上,爱奇艺基线更多聚焦在会员服务上,做更多精细化运营和让用户更满意的内容。
同时,通过极速版服务差异化的用户需求;通过海外业务布局,探索原创内容出海发展空间。
策略可持续与“爱奇艺拐点”
一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