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和用户消费习惯来进行分析,从而与出版机构深度合作,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多方受益。
图书并非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与过去行业内盛行多年的价格驱动相比,靠“体验”驱动正在成为主流。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电商平台拼多多发起了第三季“多多读书月”,参与活动的出版社达到上百家。本季活动期间,由拼多多读书基金官方补贴的逾500万册经典书籍热销,带动平台图书类目销售强劲增长。其中,社科经管类书籍成为“黑马”,订单占比达到32%,仅次于文学小说。在这个拥有8.7亿年度活跃用户的新电商平台上,更多平价书籍精准找到了读者。
据了解,基于数据系统,不仅可以在图书制作过程中为出版社提供决策支撑,还可以在销售环节为出版社做到精准营销,从而降低出版社的营销成本。
作为新经济平台,知识普惠已成为拼多多的长期战略。在接受采访的多名出版行业人士看来,这一新的模式,对上游产业链的渗透,使作者、出版社与读者粘合更加紧密。此外,平台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和用户消费习惯来进行分析,从而与出版机构深度合作,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多方受益。
而对于作家来说,走出同质化,更好塑造自己的品牌,则是另一种探索和思路。
作为新经济平台,知识普惠已成为拼多多的长期战略。
C2M模式创新信息的碎片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传统的纸质阅读,通过手机获取信息正在成为大部分人主要的阅读习惯和行为。“面对当下短视频行业的崛起,知识,文娱作品逐渐碎片化,图书的意义与价值是否可以被替代,这是出版社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完整的、成体系的知识与作品,对于个人与我们社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而持续的思考也给了出版社对于自身产品重新审视的机会。”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一种新的模式给出版社和图书商带来新的机会。2019年前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多家国内权威出版社入驻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很快,这些出版社官方旗舰店的图书拼单量就实现了10万+件,各店也已经积累了数十万读者粉丝的关注,不少店铺月销过百万码洋。
2021年8月,在第二季“多多读书月”活动里,拼多多共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家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60余家出版社,通过百亿补贴频道官方补贴200万余册图书,吸引超过千万人次的消费者,超三分之一消费者购买了5本以上的图书。截至目前,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的因书拼单量已将近9万件,上海世纪出版官方旗舰店的拼单量达10万+件,两者也迅速积累了数万的店铺粉丝。
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哲学、文史、心理、自然博物类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参与活动的读者并非简单的追捧爆款,而是对于图书内容质量有着更加高的要求。”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多多读书月”对于店铺销量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店铺在读书月期间日销量往往可以达到日常销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同时由于平台对于活动商品不遗余力地补贴,活动期间店铺的实际营收同样令人满意。
在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出品的书目中,麦家《人生海海》、刘子超《失落的卫星》《午夜降临前抵达》、全方位描写美国衰落三十余年历史的《下沉年代》,这些书均占领热销榜。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即使遇上了疫情,大家的阅读热情依然不减,而读书月活动正安抚了大家裹足不前的焦虑,满足了居家学习的需求。与此同时,从拼多多的热销榜单中,也可以观察到阅读趋势的转变和大家关注的兴趣方向。比如刘子超的《午夜降临前抵达》这类优质的旅行文学,在疫情期间很吃香;而《下沉年代》等社科书的热销,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国内外环境的关注度提升,以及购买人群更加多元化。”
而在第二季“多多读书月”活动中,中信出版社的《先生》《夜航船》《自私的基因》等热门书籍,以及天地出版社上线的《浮生六记》,在售罄后等待补充库存及紧急加印期间,也试水开启了C2M模式的预售机制。
天地出版社负责人表示,“我们作为直接供货商以最低的价格给顾客提供商品,中间经过多次不停加印,算是具备了去库存、去中间商、以量定产的特点,使得各方价值最大化,我认为这可以视作图书界的C2M模式雏形。”
对此,商务印书馆也表示认同,“通过与上游知识生产者的直接沟通,打破了出版社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在C2M模式下,出版社内冷门,专业性较强的产品,得到了更多机会得以接触其目标读者,实现销售。同时更加及时与准确地市场反馈也帮助出版社对于未来的产品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某种程度来说,这让读者间接参与到图书的定制过程中。”
打破同质化竞争除了对优质、经典图书进行源头直补,拼多多还投入重点流量资源,推出了支持作家的“众声创作者计划”,帮助更多优秀作家、优质的图书面向大众。
历史学者张明扬在去年5月第一批加入该计划。“电商平台愿意掏出真金白银支持正版图书销售,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所以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