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退役,Edge难收微软失地
时间:2022-05-18 00:00:00来自:锌财经字号:T  T

5月16日,微软Edge浏览器官微发文称,微软IE浏览器将于6月16日正式退役,此后其功能将由Edge浏览器接棒。

回头看去,从1995年Windows95发布,乘借互联网急速发展的历史东风,IE用了八年的时间便在2003年占据了全球浏览器市场95%份额。这样的“辉煌”是任何浏览器,甚至是任何互联网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而眼下,互联网的重心早已来到了移动端,APP爆发式地覆盖了互联网市场,PC浏览器的价值受到明显冲击。可问题在于,基于浏览器而存在的APP始终难以满足用户的长尾需求。在这个层面上,PC浏览器有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依然扮演着重要流量入口的角色。

因此可以看到,“放弃”IE的微软并没有放弃浏览器业务,而是让IE的“替身”Edge接过了接力棒。只是在目前的格局下,面对谷歌等强劲的对手,再加之移动端对PC端的持续影响,Edge的未来必然充满着困难和挑战。

历时近30年,为人们打开了互联网的大门、见证了互联网发展的IE,就这样“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但无论互联网未来如何发展,IE都是人类互联网历史上浓重且不可或缺的一笔。

95%市场份额的辉煌

眼下的IE,甚至连市场的边缘都够不到。

据国际统计网站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浏览器市场份额前三名分别是谷歌浏览器(67.13%)、Safari浏览器(9.75%)、Edge浏览器(8.81%),而IE浏览器的占比不到2%。

但就连这仅剩的2%,还得感谢“系统捆绑浏览器”的销售策略。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市场份额占比不到2%的浏览器,曾经一度垄断过全球市场,是其后无数浏览器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1990年,基于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WorldWideWeb,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开发了史上第一款获得普遍使用的浏览器Mosaic。而随着Mosaic项目负责人MarcAndreesen的辞职并开发出网景导航者浏览器,人类互联网时代的帷幕正式被拉开。

在那个几乎没有对手的市场,网景浏览器从出生到实现垄断,只用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而浏览器作为互联网一直以来的重要入口,彼时垄断市场基本等同于“控制”了整个互联网。这样的形势对于既做电脑系统又开发浏览器的微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于是,在主动“战略合作”告吹之后,历史上第一次浏览器大战打响了。

为了有效抗衡网景浏览器,比尔盖茨斥资20亿美元,在1995年8月发布的IE1.0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迅速推出了IE2.0。技术提升的同时,比尔盖茨还决定把IE免费开放,矛头直指付费使用的网景浏览器。

免费开放的决策让人们看到了微软和比尔盖茨的决心,但为了赢得彻底的胜利,微软又打出一记重拳,将同年横空出世的Windows95系统与IE深度捆绑进行销售。当电脑系统自带的浏览器成为IE,用户们“不得不”使用IE时,微软的局势开始变得更明朗起来,开始迅速蚕食网景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而在这生死关头,把重心放在浏览器功能上的网景浏览器,却因功能太多而出现了卡顿、BUG等问题,开始逐渐被用户所“嫌弃”。

天赐良机,起势的微软趁热打铁,又于1997年10月份发布了惊动市场的IE4.0。这款浏览器相比网景更好的遵循了W3C提出的互联网标准,并能够提供一些诸如MP3播放之类的功能。自此以后,在微软巨大的财力以及捆绑营销、持续研发的基础上,IE浏览器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超80%的市场份额。

即便1998年网景以垄断的名义起诉了微软且赢得了官司,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微软的攻势,被美国在线(AOL)以42亿美元收购。至此,互联网时代的第一场浏览器大战以微软的胜利而告终。

垄断替代垄断,新旧势力总会交换,在互联网的战场中,一丝的松懈就有可能决定最终成败。

然而,在发布了被称为“有史以来第八糟糕科技产品”的IE6.0,且2003年迎来96%市场份额的高光之后,骄傲的微软大意地卸下了自己的盔甲。甚至,一度解散过自己的浏览器团队,导致IE在2001年后的五年内都没有更新。

正如前文所言,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永远都是在不断地迭代中进行着。停下浏览器脚步5年之久的微软,不仅给IE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也为其他竞争对手挪出了成长空间。

群雄并起,推陈出新

在互联网的萌芽期,浏览器是电脑连接互联网最重要的工具。不仅充当着硬件通往互联网的主要入口,链接着各种数据信息,也对接着无数用户与互联网的之间的直接交互,承载着人和网之间的关系黏度。

因此,在历史的车轮下,浏览器市场总是风起云涌,不曾平静过。

1998年,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败走的网景公开了它的浏览器源码,重新命名为Mozilla,全部程序进行了重写,并在2002年发布了第一个版本。2004年,基于Mozilla源码的火狐(Firefox)浏览器登台亮相。

凭借小巧、高效、简洁、安全,以及源代码开放、支持扩展定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火狐。不仅福布斯称火狐为“2004年最佳浏览器”,杂志《PCWorld》也将火狐列入到了“2005年最佳百大产品”。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大好”的形势下,火狐对IE发起了强烈攻击,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序幕被正式拉开。

面对突如其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