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巴菲特"偶然"收购的Alleghany公司,对外投资布局有伯克希尔的"影子"
时间:2022-05-15 00:00:00来自:证券市场红周刊字号:T  T

在北京时间4月30日晚上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股神”巴菲特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因为一张小纸条,他溢价22%,豪掷116亿美元收购了保险公司阿勒格尼公司(下称“Alleghany”)。但深入剖析Alleghany财报可以发现,其之所以能获得“股神”心水,除了该公司管理人约瑟夫布·布兰登(JosephBrandon)曾带领伯克希尔旗下的通用再保险(GeneralReinsurance)的公司走出危机,获得巴菲特足够信任。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在过去20年中,持续增厚着每股账面价值,且公司账面非常“干净”,财报中关键信息披露很全。其投资方式和控股标的与伯克希尔类似:不投资业务复杂的公司,所有控股企业的商业和盈利模式都是一目了然的。当然,从时机上看,巴菲特买入的第三个潜在逻辑为,在伯克希尔资本赋能后,公司经营局面有望迎来反转。

吸引巴菲特“下单”Alleghany的三个要素

我们先了解一下Alleghany这个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从公司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91.9亿美元是股东权益,16.8亿美元是母公司负债。而在这91.9亿美元的股东权益中,约60%是一家再保险公司TransRe。其余有16%的权益是三个保险子公司,分别是批发型特殊保险公司RSUI,主营医保的特殊保险公司CapSpecialty和AIHL再保险公司。最后余下10%左右的权益是Alleghany的各大保险公司投资的一系列类似巴菲特全资购买的子公司,业务从玩具到殡葬,从钢铁到挂车,都是业务简单明了、商业模式清晰的企业。

再保险公司不直接向投保人签发保单,其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即,一些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把一些大的承保单位再分保给另一个保险公司,接受这一保单的公司,就是再保险公司。这类公司在财险中比较常见。巴菲特1998年中作价220亿美元,收购的通用再保险(GeneralReinsurance)也是该类型的公司。

了解了Alleghany的业务组成后,进一步分析巴菲特收购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巴菲特对该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模式很了解熟悉,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二是该企业在过去二十年持续复利机器,且其投资方式和控股标的与伯克希尔类似;三是由于近两年经营上的挑战,公司估值较低,收购之后,可以通过伯克希尔雄厚的资本进行赋能,存在反转的可能。

给“股神”留纸条的布兰登

曾带领通用再保险公司“起死回生”

在今年的股东会上,有人问巴菲特,你在年报里写了自己在市场上找不到特别好的投资机会,为什么这几个月又是并购又是二级市场买入,动作不断呢?巴菲特解释道,布兰登在Alleghany出年报时给他留了一张小纸条,告诉他说自己现在在管理Alleghany,并交代了一下大致的情况。巴菲特立即产生了兴趣。

原因一方面在于,巴菲特持续跟踪Alleghany已经超过60年,每一年的年报都没有拉下。年会上,他比画道,“Alleghany的年报我都装了四个档案集”。另一方面,他非常了解并非常欣赏该公司的管理者,因此,巴菲特当下就约了布兰登在纽约见面。一番交流之后,他溢价22%,下了一个116亿美元的“买单”。

从公开资料来看,2021年4月开始,布兰登成为Alleghany的CEO和主席。然而巴菲特和布兰登的结缘还得追溯到巴菲特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2001年~2008年,布兰登是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及CEO。

虽然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对于伯克希尔的投资而言,可谓是一个“灾难。”为了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巴菲特用的,不是现金,而是增发了伯克希尔超过10%的流通股!按照伯克希尔现在的股价计算,这笔收购的价格超过1000亿美元,然而现在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浮存金不过200亿。

更甚者,通用再保险公司承保了大量自己都没法算清楚赔率的保单,结果撞上了“9·11”恐怖袭击,亏损惨重。最要命的是,通用再保险公司与美国国际集团(AIG)做了一系列合规存疑的交易,去帮助美国国际集团隐藏账面的亏损,增厚其损失预备金,甚至导致巴菲特因此被传讯。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菲特忍无可忍,撤换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而新任管理正是布兰登,布兰登用7年的时间,帮巴菲特解决了这个烂摊子。

值得注意的是,布兰登与巴菲特还有类似的习惯,都喜欢把公司的运营情况以平实无华的语言和股东们交代清晰。

“复利机器”Alleghany

喜欢投资商业模式“简单”的企业

Alleghany虽然投资能力比不上伯克希尔,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复利机器。如果你阅读一下Alleghany的年报,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公司,关键信息披露很全,让投资者看了就能心中有数。

Alleghany在过去20年中,以7.6%的年化不断增厚着自己的每股账面价值,只有2008年和2018年两年出现了账面价值回撤。尽管这个年化增速不如过去20年间标普500的9.5%,但考虑到过去二十年传统行业(剔除科技巨头)本身年化增速便不及标普中现在权重较大的科技行业,因此这个穿越牛熊的复利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复利,还没有计入公司在2018年和2020年派发的价值369亿美元(相当于超过3%的当前市值)的特别股息。

熟悉巴菲特投资风格的投资者都知道,其在收购一间企业的时候,很强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