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截至5月11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超过27%,跌入了技术性熊市,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超过17%,跌入熊市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美股继续下跌。最新数据显示,美4月CPI同比增8.3%,较峰值略有回落但仍然高于预期,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紧缩的忧虑。
截至周三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1.6%,报3935.18点。道琼斯指数下跌1%,报31834.11点。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2%,报11364.24点,创下2020年11月以来最低的收盘点位。
自从美联储在5月初的会议上宣布加息50个基点以来,投资者一直在消化政策预期的影响,并为美联储进一步紧缩进行准备,美股美债等市场价格波动攀升。今年以来,截至5月11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超过27%,跌入了技术性熊市,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超过17%,跌入熊市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市场大起大落背后反映了投资者什么样的心态?标普500指数今年跌入熊市的概率有多大?科技股大幅回调的情况下价值股前景是否继续看好?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如何应对?
《直击华尔街》日前专访了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王金龙,他将从资深华尔街投资人的视角,解读当前市场形势并分享其投资理念。海投全球是一家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拥有美国的注册投资顾问、投行券商和三方支付等牌照,管理成长股票、私募信贷、风险投资、房地产等美元私募基金。
投资者心态变了
《直击华尔街》:上周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市场当天大幅反弹,但次日市场又大幅下跌,本周市场继续大幅波动。在投资者持续消化美联储政策影响之际,美股剧烈动荡反映出投资者当前什么样的心态?
王金龙:投资者心态变化了。美联储动作都是可以预期的,市场共识是美联储此次会加50个基点,所以,理论上所有市场价格已经得到反映。现在大家看到这种暴涨暴跌的情况,类似于两年前疫情刚开始时,那时大家的心态就是一会儿加风险(riskon),一会儿降风险(riskoff)。
上周三大家觉得美联储加息步伐还不是很激进,说明对经济增长和市场还比较看好,所以大家就忙着去抄底,然后,等到政策预期回调,大家又开始抛售。这跟疫情刚开始时不太一样的是,疫情刚开始时大家不知道底在哪里。现在虽然经过了一轮调整,但实际上投资人都赚到了钱,通过过去两年的上涨,现在大家的心态是落袋为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股市以外,债市也在跌,黄金也开始跌,大家都在卖各种各样的高风险资产或是低风险资产。
但实际上在高通胀情况下,现金贬值速度是很快的。投资者现在是在解除风险,拿到现金后,再判断市场走向。这可能跟前几天抄底心态不太一样了。前一段时间,其实市场波动也很大,多空两头在剧烈博弈。现在看起来就是,大家都在抛售,甚至连对冲都不做了。
《直击华尔街》:也就是说,现阶段市场还是以避险为主?
王金龙:是的,大家都在解除风险,不冒任何风险。除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像一级市场的,包括VC/PE交易量下降得也非常快,估值也在快速下跌,基本上都是同样的趋势,即以持有现金为主。
跌入熊市的概率越来越大
《直击华尔街》:你在华尔街有多年经验,见证过美股市场的牛熊周期转换,目前来看的话,纳斯达克指数已从前期高点回落超过20%,可以说是跌入了熊市。标普500指数其实也累计下跌近15%,在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也跌入熊市?
王金龙:我觉得跌入熊市的概率现在是越来越大了。美联储刚加息的时候,华尔街的共识是1/3的投资者认为可能会进入熊市,现在看起来当时还是偏乐观了,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总体来看,我觉得标普500指数进入熊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可能接近一半。
但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还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纳斯达克其实估值一直偏高,所以这轮下跌其实是一个挤压估值和泡沫的一个过程。现在标普500里有一些行业,像基建、能源行业,其实最近一段时间相对比较稳定,甚至是在上涨的。所以我觉得,标普500的以价值股或者传统工业股为主的细分板块,其实还是有一定抗压能力的。另外像房地产这些板块,其实跌幅明显小于科技股。
《直击华尔街》:如果说标普500指数今年真的会跌进熊市,那么在熊市阶段整个市场的波动性都会加大,对投资者的应对有什么建议?
王金龙:首先,要有一个长期的资产配置方案。就像刚才说的,大家都需要配股、配债、配房地产、配VC/PE等另类投资,如果你有一个长期相对平衡的投资策略,其实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恐慌的,只要正常调仓就行。比如说,成长股最近跌得很厉害,那可以补一些高科技股,然后,像能源、大宗商品今年涨得特别多,也有必要适当进行调仓。
其次,要根据市场进行战术性的调整,也不必对熊市过分恐慌。无论是否会进入熊市,投资组合还是要持续稳定的,不能像现在很多投资者表现的那样,一会儿加风险,一会儿减风险,一会儿全仓,一会儿空仓,实际上这是风险最大的。股票跌了可以根据配置来补,我们不鼓励大家去抄底,而是说要有一定的配置,因为在高通胀情况下的话,如果你没有股权类、权益类资产的话,是无法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