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纽交所不到两年时间,贝壳找房(下称“贝壳”)回港“双重上市”。
此前在5月5日,贝壳曾发布公告,拟将其A类普通股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融资,无发售环节,继续在纽交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前不久美国资本市场将贝壳等多家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贝壳回港算是一个出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安全考虑的“备份”行为。
贝壳回港上市这一节点,也正是贝壳创始人左晖去世一周年。过去一年来,贝壳受到房地产行业的下滑态势影响,2021年前半年营收增幅放缓,后半年更是营收下降,由盈转亏,全年净亏损5亿多元。
上市近两年,贝壳的股价相比发行价已经腰斩,相比最高点更是大变脸。公司背后的软银、高瓴资本也一再减持。
整体上,由于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贝壳过去三年来的基本面得以维持。但重金投入的大家居和普惠居住业务,目前成效甚微。下一步,面对刚刚铺开的新蓝图,考验其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时候才刚开始。
贝壳这一年:营收下滑,开始亏损
左晖离开一年,贝壳的业绩表现怎么样?
2022年3月10日,贝壳发布未经审计的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据财报显示,2021年贝壳找房全年成交额(GTV)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营收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4.6%;净亏损5.25亿元,同比下降118.9%,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2.94亿元。
分开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贝壳的营收、净利润和增速均表现尚可。一季度,公司营收206.97亿元,净利润10.59亿元;二季度营收241.74亿元,净利润11.15亿元;到了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为180.96亿元,净亏损17.6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进一步降至177.9亿元,净亏损为9.33亿元。
制图/深燃
可见,2021年后半年,贝壳营收开始下降,亏损数字也不低,进而导致了全年业绩的亏损。
贝壳的收入来自三个方面,和存量房相关的有销售的佣金、其他经纪公司的平台使用费、一些特许使用费和增值服务费;销售新房向开发商收取的佣金;包括家装和金融在内的其他业务。
收入下滑,主要是主营业务的规模下降带来的。贝壳财报显示,贝壳连接的门店和经纪人数量在下滑,截至2021年9月30日,贝壳共连接5.39万家门店、51.55万经纪人,而到了2021年12月31日,贝壳共连接5.1万家门店、45.45万经纪人。也就是说,第四季度贝壳连接的门店相比第三季度减少了2908家,经纪人减少了6.1万人。
随之而来的是平台交易量的下滑,2021年第三季度,平台GTV同比下滑20.9%,第四季度同比下滑34.6%。
房产行业从业者张扬分析,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发展低迷,贝壳是房地产服务企业,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个直观的原因就是,贝壳的利润有一大部分来自新房销售业务,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一批民营房企出现债务爆雷,来自开发商的佣金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另外,二手房交易和租赁,也受到了政策、企业发展、个人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很多互联网企业裁员,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
事实上,2021年,贝壳确实遭遇了现任董事长彭永东坦言的“充满挑战,史无艰难”的一年。
业绩紧张带来的压力从贝壳的动作中也能看出端倪。近年来网传贝壳有过好几轮裁员,据新浪财经报道,2022年3月份,贝壳启动了新一轮裁员,涉及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部分主管接到通知需要优化部门10%的员工。
“此外,去年10月以来,已经有20多名中层、高层陆续离职,包括一名金融副总裁、两名总经理,另有高级总监和总监等,部分管理层放弃期权离开。”报道还提到,上一轮优化主要是一线房产经纪人,合计优化总数超过3万人,平台职能部门大约2000人。
2021年底贝壳回应称,“2021年以来,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2022年3月23日,贝壳再次回应,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贝壳各城市进行组织动态调整,不存在比例、数量等要求。同时,公司在发力租赁、家装、家居等领域业务,为员工提供内部转岗机会。
5月10日,贝壳再次传出“启动新一轮裁员”的消息,有的甚至提到贝壳最新裁员比例达50%,不过这一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
一同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贝壳的股权结构已较两年前美股上市时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9年3月,链家升级为贝壳后,贝壳曾宣布完成了两轮36亿美元融资,高瓴资本、腾讯、红杉基金、软银集团等都在列。2020年8月,贝壳找房在纽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当时左晖持股占比46.8%,彭永东持股为3.6%。在机构类股东里,腾讯以12.3%的持股比例排在第一位,软银10.2%、高瓴5.3%紧跟其后。
2021年以来,不少机构纷纷减持,融创中国在半年时间里两次减持贝壳,合计套现约为10.84亿美元。据新华财经数据显示,从2021年2月8日至年末,软银旗下机构减持约3200万股,高瓴资本减持约870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3.3%。
最新披露的股权书,港交所上市完成后,彭永东持股占比4.8%,左晖家族持股23.3%,腾讯持股10.8%,软银、高瓴资本的名字已看不到。
行业动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