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还在造车 造L4乃至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时间:2022-05-09 00:00:00来自:智驾网字号:T  T

如果不是顶着“苹果”的名衔,“泰坦计划”可能早沦为了笑话。

同样,如果不是背着“苹果”的偶像包袱,苹果汽车可能早上市了。

从乔布斯梦想中的iCar,到2014年泰坦计划启动,再到此后来来去去的负责人,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的团队。苹果造车从未官宣过,却似乎一直在揪着观者的心。

近日,又有消息称,苹果汽车仍将按原计划在2025年或2024年末发布,而其组装和生产代工则将由鸿海集团负责,即苹果代工商富士康母公司。爆料人还预计称苹果汽车售价将在10万美元左右。

3月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推特上爆料称苹果已解散造车团队,舆论一片唱衰。但郭也表示,如果要在2025年实现量产,苹果需在3-6个月内重组团队。

近期的新闻似乎部分应证了彼时郭明錤的爆料。

5月3日,彭博社报道,苹果将聘用为福特效力31年的女高管DesiUjkashevic。但苹果官方对此并未回应,一如其造车计划虽已是公开的秘密,却从未得到过官方认证。而福特则称,Desi此前便已从公司退休。

Desi在福特的职务是负责汽车的安全及合规事务,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与合规。《财富》杂志援引一位与Desi相识的业内人士评论称:“你想象不到要让一辆车在世界各地符合不同的法规管控得做多少工作,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你需要来自汽车行业的人为你做这些事,我觉得他们就是为此请她的。”

虽然Desi在苹果的具体职务尚未透露,但首先,苹果的最新高层任命至少说明苹果造车项目仍在推进。

而此前,苹果内部曾有过是专注自动驾驶软件还是造整车的分歧。而Desi的履历也从侧面说明,苹果将会推出自己的整车,且已在开始做好推向市场的准备。

我们一直认为,作为全球市值最高,最不差钱的公司,在这个造车几乎成为最具活力产业的时代,苹果没有理由不造车。何况,目前手机市场已经历多轮洗牌,即便强大如苹果,也面临着业务停滞的困境,而新造车才刚刚开始。

剩下的只在于,造怎样的车,以及怎么实现?

01、苹果要造怎样的车?关于整车制造路线,苹果内部也存在分歧:是造一辆具备有限自动驾驶能力的车,也就是说,和当下大部分车同样形态的车,还是造一辆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车?

此处再次证明,苹果在选择造车路线时确实非常纠结。

几经拉扯,至少目前来看,苹果的选择还是造一辆真正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不需要人类干预的车。

如果用我们常说的分级定义,便是L4到L5级自动驾驶车辆,并在2025年实现量产。

即便对苹果来说,这也是一个颇具雄心的目标。

毕竟,特斯拉喊了这么久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目前也只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且还处在测试阶段。

而致力于开发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如Waymo,Cruise,国内如百度、小马,离真正实现落地也还有很长的距离。

而政策层面,整车企业真正实现L3级上路的也还只德国奔驰一家。

但作为当之无愧的科技巨头,在造车事业上,苹果显然已经落后了。如今要想再如其手机业务般为业界带来开创性的突破,苹果的选择只有一步到位实现全自动驾驶汽车。

据彭博社2021年底的一篇报道称,苹果理想的汽车形态是没有方向盘和控制踏板,且内饰设计也以无人驾驶为前提。据称,类似于Canoo的LifstyleVehicle内饰就曾在苹果内部讨论过。

从法规上来讲,这种形态目前在美国已经是能够实现的。

今年3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最终规定,汽车制造商不再需要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配备手动驾驶控制系统,以满足碰撞标准。即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无需再配备方向盘和踏板等人工控制系统。

当然,关于苹果汽车形态的猜测网络上也有很多,都是未来风十足。

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设计上,一种可能的设定是车舱中央设置如放大版iPad的触控屏,在车辆行驶途中,乘客全程都可操作使用。而且,苹果汽车也将与其现有设备高度集合。

此外,为了确保安全,虽然苹果期望实现没有方向盘的车,但仍可能会设置紧急情况下的接管模式。

02、苹果面临的挑战要实现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苹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完成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则是车辆的生产。

2017年,苹果获得加州交管局(DMV)许可,可在加州公共道路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据DMV2021年数据显示,苹果共有测试车辆37辆,测试里程13272英里。和Waymo的693辆,2325842.90英里相比可以说是远远落后。

而且,2018年苹果还有72辆注册测试车辆,此后却逐年减少。这也不禁让人对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打上了一个问号。

而苹果的目标是在安全性上要超过特斯拉和Waymo,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系统冗余,以确保在部分功能失效时有备用系统来确保安全。当然,这也更增加了开发的难度。

从这方面来说,苹果聘请在车辆安全方面经验丰富的Desi也在情理之中。此前负责这方面内容的是来自Waymo的JaimeWaydo,但后者已于去年离职。

在车辆生产方面,一般认为苹果还是会采用代工模式。此前也有多家传统车企表示曾与苹果有过接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