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冲上了热搜,原因是其位于瑞士的工厂发现有大量可卡因。虽然是雀巢公司发现并报警的,并强调可卡因并未与其任何产品和生产设备接触,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但还是再次把雀巢推到了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上,过去多年,这家全球食品巨头有多批次产品被中国拒绝入境,在全球其还多次发生产品召回事件。
咖啡豆里藏了价值几亿的可卡因
5月6日,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冲上了热搜,原因是其位于瑞士的工厂发现有大量可卡因。
据路透社报道,瑞士警方于当地时间周一晚上接到来自瑞士Nespresso(雀巢旗下子品牌)工厂的报警。报警称其工作人员在卸载从巴西运来的咖啡豆时,发现了一种不明白色物质,警方对白色粉末进行分析后,结果证明是可卡因。
瑞士警方表示,这批可卡因重量超过500公斤,纯度超过80%,其市场销售价值估计超过5000万法郎(约3.4亿人民币)。
可卡因是毒品中的一种,会对人体消化、免疫、心血管等系统造成损伤,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对可卡因均明令禁止。人们最近一次听说可卡因,是“疯人”马斯克扬言要在收购可口可乐后,将可卡因重新加入可乐中。这引起了巨大风波。
咖啡豆和可卡因关联起来,立即引发关注,无数网友开始担心起,自己喝的雀巢咖啡里是不是混进了可卡因,顿时觉得瑟瑟发抖;也有网友质疑,雀巢这么大的公司,出了这件事表明其供应链存在问题;当然也有网友站雀巢,觉得其是受害者,被毒贩利用了;还有网友认为,担心的网友想多了,可卡因可比咖啡贵多了,雀巢咖啡一小包均价还不到2元。
事件发生后,《财经天下》周刊向雀巢方面求证,对方回应称,其瑞士Romont咖啡工厂是在卸载咖啡生豆时发现了一种可疑物质,随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了此事,事件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警方已封存并扣押了整批货物。
雀巢方面表示,由于警方还在调查,他们无法提供更多的细节,但强调雀巢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咖啡生豆入库直至出产成品的整个流程进行管控,该物质未与雀巢任何产品或用于制造雀巢产品的生产设备接触,他们的产品是安全的。
作为全球食品巨头,雀巢有着最先进的供应链体系,按理说不应该出现此次事件,究竟可卡因是怎么混进雀巢的咖啡豆里的?是雀巢公司存在管理漏洞给了毒贩可乘之机?还是毒贩太过于狡猾绕过了雀巢的层层把控?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雀巢很有可能是“受害方”,估计是第三方运输公司执行上的疏漏或者失职,导致可卡因混入了正常货物中,雀巢只是被贩毒利用的“冤大头”。
警方还在调查取证,具体原因尚未清晰,不过这次事件倒是再次把雀巢推到了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上。
去年6月,一封雀巢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金融时报》报道称,雀巢在该内部文件中承认,公司60%以上的主流食品和饮料产品都不符合一种“公认的健康”定义,而且“我们的一些品类和产品永远都做不到‘健康’,无论我们怎么革新”。
前脚说自己的食品不够健康,后脚就在中国市场爆出食品安全事件。雀巢最近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一位消费者在购买雀巢能恩幼儿配方奶粉后,发现奶粉罐有一块长约2厘米的絮状物。对此,雀巢方面坚称奶粉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稍早之前的2017年,雀巢中国更是在短短一个月内接连发生两起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当年7月,由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硒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雀巢经销的两款婴儿配方食品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同月,雀巢及其下属品牌克宁共有6批次,10.82吨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B6、B12”被国家质检总局拒绝入境。
这并不是个例,在百度上搜索雀巢被禁止入境,出现了上百万个搜索结果,今年2月,雀巢食品的绿扁豆粉因为未获检疫准入而未准入境。去年5月,雀巢食品的甜乳清粉因霉变、腐败等原因未准入境。有媒体统计,仅雀巢旗下婴幼儿营养品牌嘉宝,从2018年到2021年2月,就有40批次产品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原因被中国海关拒绝入境。
此外,在全球雀巢还发生过多起召回事件。最近的一起是今年3月发生的事,雀巢法国旗下比萨涉嫌大肠杆菌污染,导致70多人感染,多国下令召回涉事比萨,涉事工厂也被勒令停产。去年7月,雀巢旗下有至少46种冰淇淋,由于含有可能致癌的环氧乙烷而被召回。去年1月,雀巢在美国等地召回了数百吨零食,原因是意式披萨卷里可能含有玻璃碎片。2020年12月,雀巢召回了超9.2万磅鸡肉土豆泥套餐,原因是被顾客投诉发现混入了小块硬塑料……
产业战略和品牌专家李兴敏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雀巢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从企业管理角度看,雀巢与其它大型跨国企业一样,在管理难度方面比中大型食品企业更容易出错,因为涉及到的环节多、各地子公司和分厂多、供应商多、人多,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丢掉了两个老大的宝座
雀巢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这一年英瑞炼乳公司在瑞士开了欧洲第一家炼乳厂,次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亨利·雀巢研发了一种突破性的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