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球分析师挖掘数字化赋能价值
时间:2022-04-29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给自动驾驶汽车装上“蜘蛛眼睛”、仿造青蛙眼睛设计高灵敏度单光子接收机、借助蚂蚁大脑机理构建新的人工智能计算模式……如此天马行空的假设不再被禁锢在科幻小说和实验室里,而是成为愿景,进而形成理论、技术和商业创新,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些只是华为未来研发方向的“冰山一角”,在4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第19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全球行业分析师、财经分析师、意见领袖等,在线上线下“云”集,共同探讨未来趋势和产业发展策略,挖掘数字化跨界赋能的巨大价值。

拓展认知边界大胆提出假设

“创新是华为的基因,当前的创新环境正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从产业来看,香农定理和冯·诺依曼架构等已遇到很大瓶颈,亟需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架构;从华为来看,我们在先进器件获取困难的情况下,单点技术领先同样遇到困难。为此,我们在创新方向上,将更加注重系统创新,华为正在通过基础理论、软件、架构三个方面来进行突破。”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则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四大科学假设和商业愿景:首先是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拓展认知的边界。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突破,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明新分子、催化剂、蛋白质等材料和器件,以及新装备和新工艺。未来,物质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预测出来,而不是靠漫长的试验来进行摸索,由此更好的化学药、生物药与疫苗有望被发现或者发明。

其次是拓展感知极限,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例如通过发展新的传感器,将来可能实时、无感知地测量血压、血糖、心电等重要的健康参数;可以发展新的神经系统脑机接口、肌机接口,让人更好地与机器协同,将来有可能用思考来交流和工作、用思考来开车和娱乐;还可以发展虚实融合数字世界新体验,例如3D显示和虚拟触觉,人在数字世界中可以“看得真、摸得实”。

第三是探索适应目标与环境的计算模式与高效实现方式,从而更好认知世界、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例如针对统计相关人工智能(AI)计算模式不可解释、不可调试以及能效的难题,是否可以向生物界学习?蚂蚁大脑一般只有0.2毫瓦的能耗,它既不用深度学习、也不需要遵循可计算性理论和冯·诺依曼架构,但是却能够做很多复杂的事情,例如筑巢、寻找食物、养蚜虫等等。目前自动驾驶汽车还需要几十瓦甚至几百瓦能耗来进行计算,在能效上与蚂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AI领域,除了统计和相关计算模式外,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出数理逻辑计算模式、几何流形计算模式、博弈计算模式等?

第四是突破香农定理的假设,在更大的时空中发展信息通信。未来真人级全息通讯、自动驾驶都将产生海量数据,而目前的5G网络远远达不到这个容量。对于这些挑战,在理论上,如果假设这个世界是有先验知识、有记忆的,就可能跳出香农定理的限制;在工程上,一个量子级联激光器可以同时产生几百个波长,实现上百T的流量,未来如果能做出高重频阿秒激光器,甚至可能产生百万T的流量。这些技术如果嫁接到无线和光领域,就可以成千上万倍提升通信性能。

在四大科学假设和商业愿景之上,周红还提出了面向未来的10个问题和挑战,包括机器如何认知世界,能不能建立适合机器理解世界的模型?如何理解人体的生理学模型、八大子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的意图和智能?如何发展以应用为中心,面向价值与体验的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软件?如何通过智能计算发明新的分子、催化剂和器件?如何发展出安全、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储能,提供按需服务等等。

“面向未来,只有大胆提出假设、大胆提出愿景,敢于打破既有理论与技术瓶颈的条条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周红掷地有声的话语中透露出信心和力量。

集聚世界级人才探索世界级难题

“在华为,谈到创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顶尖人才。我们希望用世界级的难题,吸引世界级的人才,来共同迎接挑战,推动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胡厚崑透露,华为已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分国籍、不分专业,也不限院校,只要对未来有梦想,相信自己有能力,就大胆加入华为。华为提供的是世界上最难的课题、强大的平台以及足够的资源,支持天才们去探索。

近年来,华为在重压之下仍然实现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1年年报显示,华为全年研发总投入为1427亿元,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4%,处于近10年的最高位。10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

最新发布的《欧盟2021年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则显示,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持有的有效授权专利超11万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

据周红透露,华为将于4月30日推出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希望建设成一个科学和技术交流的通道,向全社会开放。“在黄大年茶思屋上,我们将总结和提炼出挑战的课题,邀请全球优秀人才来一起探索创新。”

华为持续不断的创新已经取得诸多产业成果。在联接技术方面,继两年前在无线领域率先提出5.5G并已完成5.5G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和验证之后,此次大会上华为又在固网领域首次提出F5.5G的产业愿景,目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