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间消息,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道指涨0.60%,标普500指数涨0.45%,纳指涨0.34%。Netflix大跌超29%,公司财报显示一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数减少20万,分析师预期增加250万。
Argus分析师JohnEade将洛克希德马丁(LMT.US)的目标价从415美元上调至500美元,并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这位分析师表示,当前的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将有利于该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伦敦记者陈玺宇:
周三欧股全线收高。相比之下,德国DAX指数涨幅最大,法国CAC40指数紧随其后,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幅次之,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最小。
市场利好来自多家企业强劲的季报业绩。总体来看,价值股表现强于成长股。焦点个股中,爱尔兰建材公司CRH收涨5.84%,该公司一季度销售额、利润率等多项财务数据都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上半年盈利将显著增长。由于类似原因,法国食品饮料巨头达能收涨5.76%。
数据方面,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导致能源进口价值大幅增加,欧元区二月份贸易逆差达到76亿欧元,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贸易逆差。相比而言,去年二月,欧元区贸易顺差为236亿欧元。欧元区的贸易很少出现逆差,上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为2014年,连续出现贸易逆差则是在2011年。
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管委、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日内表示,欧央行可能在第二季度末结束净资产购买行动,并可能在第三季度初加息。
纽约记者王晶:
美股收盘涨跌互现奈飞拖累纳指收跌
随着投资者继续权衡更多企业财报,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互现,其中纳指受奈飞股价拖累而收跌。受利空财报影响,奈飞股价暴跌35%。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继周二触及2.94%的高点之后,在周三回落至2.8%附近。
美联储褐皮书:地缘政局和高通胀给增长前景蒙阴
根据美联储周三发布的反应全美经济状况的褐皮书报告显示,自2月中旬以来,美国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扩张。近期地缘政治局势发展和物价上涨带来的不确定性给未来的增长前景蒙上阴影。
房贷利率持续走高美国抵押贷款需求量继续下滑
随着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持续推动国债收益率走高,抵押贷款利率也攀升至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并导致抵押贷款需求继续下挫,根据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数据,美国上周抵押贷款总申请量与此前一周相比下降了5%。
1.澳洲煤炭巨头Whitehaven:煤炭价格涨势将延续至明年
澳洲煤炭巨头Whitehaven认为,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煤炭贸易出现了延误和中断,煤炭价格的涨势应该会延续到明年。Whitehaven周三(4月20日)在一份生产报告中表示,包括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主要煤炭消费国将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但短期内市场无法填补俄罗斯出口削减所造成的缺口,煤炭价格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高位。
2.韩国3月进口小麦每吨均价13年后再度突破400美元环比大涨8.8%
据韩国关税厅(海关)和食品业20日消息,韩国3月进口小麦及混合麦(HS编码1001)42.9万吨,进口额为1.7245亿美元。平均每吨进口价402美元,环比大涨8.8%,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时隔13年零3个月再次突破400美元。
3.世界金属统计局:2022年1-2月铜市场缺口为8.3万吨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官网4月20日公布数据,2022年1-2月全球铜市供应缺口为8.3万吨,2021年全年缺口为47.9万吨。WBMS:2022年1-2月铅市场缺口为5.7万吨。硅业分会:多晶硅上下游缺货状态延续。
4.有史以来头一回欧洲汽车行业敲定本土稀土供应协议
德国第五大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Schaeffler)本周宣布,已经与挪威稀土分离公司REEtec签订一份为期五年的稀土供应协议。这份协议也是公开报道中,首次出现欧洲汽车供应商或车厂从欧洲本土采购稀土。舍弗勒作为德国第五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本身也是轴承领域的领头羊企业。
5.苹果公司:2021年产品中所有材料近20%经回收再生首见“再生金”
苹果公司近日在官网公布关于产品中增加使用再生成分的公告,首次引进经认证的再生金,并增加1倍以上的再生钨、稀土元素和钴使用量。2021年苹果产品中的所有材料近20%经回收再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再生成分使用量。苹果表示,2021年苹果所有产品中的铝金属有59%来自再生来源,许多产品的外壳采用100%再生铝金属。
6.巴菲特股神遭逼宫,美最大养老基金支持罢免其伯克希尔董事长职位
美国最大的州立公共养老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4月19日披露称,将投票支持一项解除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伯克希尔)董事长职位的股东提议。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美元,持有伯克希尔约23亿美元的股份。在伯克希尔即将于4月30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之际,该基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了自己的决定。
7.马斯克假设登陆火星价格10万美元:几乎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
“如果搬到火星的价格是10万美元,我认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工作和攒钱,最终拥有10万美元。如果他们愿意,就能去火星。”马斯克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十年送大约100万人上火星,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