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不止于中国专家
时间:2022-04-18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字号:T  T

在香港市场上,有13年历史的华夏基金(香港)(下称“华夏香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华夏香港坚持全产品线布局,每条赛道都能拿出王牌产品;在香港市场上一众国际化团队中,华夏香港是过去两年唯一一个靠着纯本土团队把多只基金业绩做到同业第一,跑赢经验和实力都更强的外资基金的中资机构。

从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蹒跚起步,到如今全面国际化业务布局,用华夏香港行政总裁甘添的话说,华夏香港的目标一直很简单:不止于中国专家。

借势周期

作为华夏香港的创始团队成员,甘添算得上是香港金融市场的“老人”。在加入华夏香港之前,甘添已经在香港市场工作多年,曾任职于国泰君安证券及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见证了香港金融市场过去近20年的风云变幻。

“以前,香港股市主要都是本地人在玩,直到巴菲特买入中石油的股票,才引起全球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关注,通过香港市场来投资中国。”甘添回忆说,当时的香港市场还是一个外资或港资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市场。

变化在2003年SARS后的牛市期间逐渐到来,继中移动、中石化、中石油等中资巨头之后,中国人寿、平安集团等中资金融机构相继在香港上市,到2008年时,中资企业已经占据了港股市场成交量前十位。

筹码的变化也搅动了市场上玩家的格局。中资资产管理公司和券商逐渐获得更多展露机会。

首批出海的中资公募基金,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先后落地香港,从权益型基金起家,开始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摸索前行。起初,监管的挑战和实际资源的限制,让私募基金产品成为最现实的选择,华夏香港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先后成立了两只对冲基金,解决“存活问题”。

13年后,当时为“活下来”而推出的对冲基金已经成为华夏香港区别于其他中资基金的一大特色,这两只基金已经成为中资同业中业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华夏香港的权益基金业务也从对冲基金拓展到公募基金。华夏香港目前共有5只股票基金,管理资产规模10.17亿港元。其中一只新视野A股基金2021年全年表现在晨星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因势而为

对于闯关香港市场的首批中资公募基金而言,金融危机带来考验的同时,也催生了另一场机遇。

2009年金融危机后,境内人民币升值和海外市场美联储降息压低美元利率的市场差异,推动更多中资企业选择海外融资,中资美元债市场由此发展起来。2015年,发改委逐步放松中资美元债的监管,加上中美利差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这一市场迎来供需两旺局面。

“当时我们已经建立了权益和ETF团队,但还没有债券这条赛道,觉得应该丰富产品线。”2015年,华夏香港开始组建债券团队,2016年推出首只公募债券基金。彭博数据显示,这只亚洲债券基金成立至今回报率达到47.44%。过去两年债券熊市,依靠纯本土化团队,投资回报稳居同类债券基金之首,2020年和2021年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24.85%和1.57%,遥遥领先于中资和外资同行。

在中资美元债市场之外,华夏香港还把目光放在了全球投资级别债券这个少有中资资产管理公司触碰的资产类别。去年6月,华夏香港推出了全球投资级别债券基金,虽然诞生就遭遇熊市,但彭博数据显示,这只基金跑赢中外资同类基金,2021年录得正回报0.77%,今年截至3月31日的回报为-2.91%。

今年,海外市场通胀压力不断攀升,美联储近期就加息已经多次做出鹰派表态。“随着加息,中美利差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倒挂现象,内地主权基金、理财子公司、养老保险这些机构投资者都会有增加海外资产配置的意愿。到时候,我们的提前布局又将是一张王牌。”

顺势布局

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市场的演变叠加政策红利,给香港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中资机构进入香港市场,新老经济的代表公司在这十年间完成股市领军地位的更替,中国金融市场也在这期间向海外投资者打开更多通道,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随着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QFII政策的落地,证监会允许中资公募基金的香港子公司推出跟踪内地市场指数的ETF产品,”甘添表示,这一政策红利也是华夏香港ETF业务打开局面的契机。

然而,当时无论是在内地还是香港市场,ETF都还算不上主流产品。要不要争取最好的指数标的、要不要先探路,是摆在所有中资公募基金面前的难题。甘添回忆,母公司华夏基金从一开始就对ETF的发展给予自上而下的重视,在母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华夏香港争取到沪深300指数的授权,2012年成功发行首只RQFIIETF。

市场的发展也印证了最初的判断。2012年,内地ETF市场开始提速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的带动下,香港ETF市场也进入爆发期,自2012年初至2017年上半年,在香港注册发行的ETF产品数量增幅超过78%,总规模增长了88.3%。

去年5月,华夏香港收购并接管了加拿大BMO环球资产管理在香港发行的7只ETF,这也是过去30年香港ETF市场上最大的并购交易。收购完成后,华夏香港成为香港市场上产品线最齐全、管理纳斯达克指数ETF及杠反产品总规模最大的发行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