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资本收购大戏,愈发激烈。
首先是,“股神”巴菲特的740亿收购保险公司Alleghany的计划,突然遇阻。近日,Alleghany的一名股东起诉伯克希尔,指控伯克希尔信息披露不充分且具有误导性,并要求伯克希尔支付赔偿损失。
其实,2022年以来,此前极少出手的巴菲特,突然对投资并购愈发“兴奋”,连续重金买入了西方石油公司、惠普等公司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底,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已经达到14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00亿元)。
美国科技“顶流”、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投资并购更为凶猛。在买入9.1%股份后,马斯克计划以54.2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推特,并将其私有化,交易金额将达到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39亿元)。
但随后,推特董事会认为,马斯克提议不受欢迎,推特将酝酿抵御恶意收购的毒丸计划。另外,持有推特5.2%股份的亿万富翁投资者、沙特王子AlWaleedbinTalalAlSaud也表示,拒绝马斯克的收购提议。
“股神”740亿收购计划遇阻
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保险公司Alleghany的一名股东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告上法庭,指控伯克希尔在对Alleghany的收购案中,信息披露不充分且具有误导性。
目前,该股东希望阻止伯克希尔收购Alleghany,除非伯克希尔充分披露更多的相关信息,且要求伯克希尔支付赔偿以弥补其损失,具体的赔偿金额,该股东并未透露。
诉状称,如果不披露更多信息,“原告将无法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决定是否投票支持拟议的交易,因此她面临着无法弥补的损害的威胁。”
这起引发争议的巨额收购案,始于今年3月21日。当时,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宣布,将以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9亿元)或848.02美元/股的价格,现金收购保险公司Alleghany。
消息发布后,Alleghany股价大幅飙涨,当日涨幅超24.8%,后续一度创出历史新高,截至最新收盘,Alleghany的股价为845.9美元,总市值为114.45亿美元。
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届时Alleghany将成为伯克希尔的独立子公司,这笔交易也将成为伯克希尔2016年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其实,巴菲特对Alleghany早已垂涎已久。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伯克希尔将成为Alleghany的完美永久家园,这家公司他密切观察了60年。
对于这笔交易,价值投资者、投资经理卢宏峰表示,Alleghany是一家小型伯克希尔,因为它跟伯克希尔实在是太像了。
据资料显示,Alleghany成立于1929年,最初是一家铁路控股公司,但在经历大萧条时期破产、重整后公司控制人自杀、所持项目宾州中央铁路破产等一系列失败后,Alleghany最终转向保险业务,目前涵盖了批发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伤害险以及再保险等业务。
Alleghany依托保险业务,打造了与伯克希尔一样的商业模式:从保险业务获得源源不断资金,然后进行投资、并购。其投资风格也与伯克希尔类似,聚焦传统行业,重视经营现金流,极度保守和稳健。2002年至今,Alleghany的管理层每年也会给股东写一份致股东信,并将创造的价值与标普500指数进行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lleghany的首席执行官JosephBrandon,曾经是伯克希尔旗下通用再保险的负责人。
在最新的股东信中,巴菲特表示,保险是永不过时的业务,而且业务销量通常会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而不断增长。这或许是,巴菲特决定买下Alleghany的主要原因。
手握9100亿现金的巴菲特买买买
其实,收购Alleghany只是巴菲特今年投资布局的一部分。2022年以来,此前极少出手的巴菲特,突然变得愈发“兴奋”,连续重金下注。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巴菲特便持续“押注”石油股,非常坚定地加仓买入西方石油公司,3月以来,巴菲特已累计斥资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加仓西方石油,合计持有1.364亿股。
在随后的一次采访中,巴菲特透露了对西方石油的投资缘由,其于2月25日详细阅读了西方石油去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的全部记录,决定增持该公司股份,因为西方石油正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国际油价持续飙涨、巴菲特大手笔扫货的推动下,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价连续大涨,2022年年内涨幅已超过105%,最新收盘价已升至59.34美元,总市值升至556亿美元。
不久之后,巴菲特再度出手,罕见买入老牌科技股——惠普。据美国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4日-6日,伯克希尔连续4次在二级市场买入惠普股票,累计买入数量达1100万股,买入价格为34.88-36.43美元美元/股,买入金额约3.2亿美元。截至目前,伯克希尔累计持有惠普1.21亿股,对应持股比例达11.4%,以最新收盘价计算,持仓市值高达4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5亿元)。
以巴菲特的风格,重金投资Alleghany、西方石油、惠普,大概率不是为了博取短期的收益,此前的大部分投资的持有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
与此同时,今年巴菲特的一系列操作,在投资圈引发了激烈讨论,因为在过去6年时间内,其一直没有任何下注,几乎没有大手笔收购交易。
在今年2月,巴菲特甚至抱怨称,市场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其在致股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