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创造出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形式的优势成果。优势成果主要体现为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与众不同,即需要:
①运用系统化的方式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品类;
②其结构围绕着新品类“系统八件套”,彼此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最终形成一套与众不同,完整的战略体系;
④并用此战略体系确定品牌发展的一致性目标。
新品类八件套中的任何一个板块,都需要管理者不断深耕,管理者需要将最优质、最集中的资源分配到这些环节。
打车软件“Uber”的产生,源自巴黎一个寒冷的冬天,每当这个时候,路上的人们总是在等待中手足无措。在当时iphone也才刚问世几个月的时间,但它已经改变了人们思考移动技术的方式。坎普及卡兰尼克这时候就在想,如果人们能掏出手机,进行一键打车,那不是会方便很多吗?于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落在了心中,让这两个年轻人在心里绘制了一张未来发展蓝图。
坎普及卡兰尼克回到旧金山之后,他们再次遇到了打车难的问题,而且他们是在小镇打车,难度可见一斑。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要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创了Uber公司,着手开发移动应用程序连结乘客和司机,提供载客车辆租赁及实时共乘的分享型经济服务。在2010年夏日,他们在旧金山推出了“Uber”打车软件,这款APP只需要通过在手机上安装一款应用软件就能使用,乘客向司机进行下单,在下单过程中实时显示乘客与司机的位置,便于双方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开展服务。司机能立刻接到顾客,同时顾客也能第一时间看到司机与自己的距离,在完成服务后只需要通过手机进行付款即可,这给司机及顾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及安全感。满足了“司机快速接客”、“乘客迅速打车”的双重需求。
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出现了许多想对Uber进行投资的人,这些投资人争先恐后的对Uber进行“包围合作”,其中:
标杆资本给Uber投资了1000万美元;
说唱巨星Jay-z投资过Uber;
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参加了Uber2011年的B轮融资;
罗宾·斯罗恩·贝切特尔曾帮助布兰妮·斯皮尔斯投资过Uber;
LadyGaga的早期经纪人特洛伊·卡特投资过Uber;
肖恩·范宁(全球第一个走红的P2P文件共享平台Napster的创始人)也投资过Uber。
有数不清楚的名人,都在对Uber进行投资,可见大家不仅仅因为它带来便捷及安全而喜欢它,更多的是看中了它的发展潜力。
2014年6月,投资者对Uber的市场进行了估值,Uber估值为170亿美元。
2014年12月,投资者对Uber的市场进行了估值,Uber估值为400亿美元。
2015年6月,投资者对Uber的市场进行了估值,Uber估值超500亿美元。
甚至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Uber的价值远远超过现有的估值,或许有些人觉得他们已经疯了,但如果你知道Uber解决了“打车难”这一大群众问题,你就能发现,Uber开创了一个前所唯有的行业,并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Uber的成功,代表着"机会最大化"这个富有创新意义的理念。它应该是对系统化开创新品类的准确定义,这不仅仅在经营工作上能起到预示作用,它还代表着某个行业将开始续写新的篇章。
这也说明对管理者至关重要的是成效,而不是处理了多少琐碎的事情。也就是说,管理者最需要关注的并非是“做多少事”,而是如何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事”去做,并集中资源和精力去做好这件事。
开创新品类的企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和价值,也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就像Uber通过减少等待车辆的时间,从而让人们节省出更多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也免去了“伸出胳膊去拦车”这一危险动作。每个有价值的新品类的出现和普及,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