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破冰,二创解冻
时间:2022-03-23 00:00:00来自:创事记字号:T  T

2021年的互联网视听大会上,以“毒舌电影”为代表的影视作品二创当了回靶子。“二创内容是软盗版”“会形成不公平竞争”“危害商业环境”,这些描述几乎占满了新闻头条。有的长视频平台拿起法律武器,二创创作者们永远不知道明天等着找上门的是甲方还是侵权投诉。

此番阵仗虽有“大炮射蚊子”之嫌,但实际上是个行业内的老问题,根源在于对用户的争夺——似乎看二创的用户多了,去看原片的就必然减少。但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短视频已经是影视内容必争的宣发重地,“二创”的内容种草效力不容小觑。

所以,版权之争的背后永远是商业利益的博弈,这一点在任何国家任何市场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解决纷争的办法,也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在各方利益中找到平衡和妥协,而非斗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新的变化正在出现,近期长短视频首次就二创牵手,抖音获得了搜狐全部自制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相关授权,包括《法医秦明》《匆匆那年》等作品,抖音创作者可以对它们重新剪辑、编排或改编。

抖音上的影视创作者们可以暂时松口气了,但依旧没完全摆脱“高射炮”的定点打击。望着隔壁游戏二创区一片繁荣的景象,影视二创创作者难免有些愤懑:我招谁惹谁了?

暧昧边界

广义的“二创”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比如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三国志》忠实粉丝罗贯中对三国历史的文学再创作。现代社会对二创的范围界定更为明晰,这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合理使用,亦即“适当使用”原作品素材。

但艺术创作毕竟是主观的。特别是媒介形态丰富的互联网时代,对素材的取用与诠释往往暧昧而难以界定,平台/版权方为了自身利益,对何为“合理使用”各执一词,拉扯常以一地鸡毛收场。

2006年,陈凯歌交出了蛰伏3年,投资3.5个亿的商业转型之作《无极》,这部电影在法律层面的影响同样深远——网友胡戈靠《无极》和央视《中国法制报道》栏目的镜头对白,剪出了一部无厘头影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最终带出了国内首桩剪不清理还乱的网络二创纷争。

相比于央视法制栏目潇洒声明“欣赏剪辑创意”,陈凯歌却是咽不下这口气。怒斥“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大导演之所以恼羞成怒,多半是因为《馒头》当时的热度和风评都比《无极》原片好太多,巨大的落差感,让陈凯歌选择把怒气倾注到名不见经传的视频创作者身上。

胡戈诚惶诚恐地接受《南京晨报》的采访:“他们肯定是误会我了,世界上好多拿电影开玩笑的视频作品呢,也许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吧。可是我没影响《无极》的票房,好多朋友看了《馒头》之后,还专门去看《无极》呢。”

网友和文艺界力挺胡戈,和菜头在《新京报》上模仿陈凯歌的口吻:“人不能无趣到这样的地步”;张艺谋借机表达对二创的宽广胸怀:“我不介意,我会与民同乐”。被群嘲“小肚鸡肠”的陈凯歌,最终悄无声息地放下了这桩官司。

这个时期,网络视频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个新鲜玩意,双方的纠纷更多集中在“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上”。但在彼时网络基建更发达的美国,娱乐巨头已经意识到了二创巨大的流量潜力。

2007年,拥有39家地方电视台的美国传媒集团维亚康姆(viacom)第一个按捺不住,要从节节高升的Youtube里分得一杯羹。在收购Youtube的计划流产后,维亚康姆把YouTube连同Google一块告上法院,索赔十个亿。

这桩长达数年的官司里,维亚康姆坚称Youtube明知故犯,靠侵权视频赚钱,自己却一个子没分到。YouTube则反击指维亚康姆一边要求打击二创,一边暗戳戳雇第三方在YouTube上传“枪版”,给自家电视节目引流。最终官司以Youtube部分胜利告一段落,双方达成和解。

尽管双方在法律层面的诉求是版权,但本质目的还是商业利益。这起官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YouTube的ConntentID体系,即版权方向YouTube提供视频介质(即原片),然后通过YouTube的比对系统,发现平台上有哪些视频用了自己的素材。版权方既可以要求删除这些视频,也可以选择保留,然后和视频作者分享收益。

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版权方选择了后者。

过去五年里,美国各大版权方由此获得的收益达到了20亿美元[1],成为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有了YouTube起模范带头作用,版权方与视频平台的博弈基本偃旗息鼓。但YouTube模式在中国,却很难走的通。

迪士尼愿意提供《冰雪奇缘》原片,让Youtube一抓一个准,博主们播放几十秒《Letitgo》都要三思而后行。但在国内,独家版权是视频平台面对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YouTube模式的前提——向第三方提供原片就很难行得通,更无从建立二创的清晰标准了。

而在这个背景下,创作者的地位是极其弱势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视频创作者面对虚幻红线畏首畏尾,索性金盆洗手。

创作价值

某种意义上,二创堪称是长视频界的“奥林匹克”:各大长视频平台虽在引入自己的二创作者上持续掐架十几年,对外的口径却又保持高度一致,称其为“软盗版”。但实际上,二创并没那么不堪,它对整个文娱行业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纬度来理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