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间,热门中概股普跌,贝壳跌超20%,哔哩哔哩跌超16%,爱奇艺跌超15%,拼多多跌超12%,小鹏汽车跌超11%,理想汽车的、阿里巴巴、京东跌超8%。
叮咚买菜美股盘前一度大跌超20%。截至发稿,该公司跌约13.18%,股价至3.69美元,总市值约8.7亿美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叮咚买菜北京一前置仓站点存在以冰鲜鱼充作活鱼、“烂菜”换上标签继续卖、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乱象。
对此,3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叮咚买菜”进行行政约谈并立案调查,要求企业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随后,叮咚发菜发布致歉声明称,已第一时间暂停该站点的运营,经公司调查,报道中披露的该店问题属实。3月16日凌晨,公司立即组织力量对全国所有前置仓和服务流程进行排查,并进行交叉督察,实现活鱼和冰鲜鱼严格区分,加强对已过最佳售卖期限食品的登记和销毁,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叮咚买菜“三元站”被曝乱象丛生
近日,新京报记者近日通过卧底暗访发现,叮咚买菜前置仓站点“三元站”把报废死鱼当活鱼卖来填补店内损耗。该店员工透露,各类活鱼会在早上进货入库,按照规定,每晚下班前,一天当中死掉的鱼都应在销毁处理后及时报损。然而水产品价格贵,如果死鱼全部报损,店铺内损耗率变高,会影响到许多员工的工资,为了避免过度亏损,将死鱼代替活鱼售卖成为店里的惯用方法。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发现该店冷藏室筐内的切片冬瓜、南瓜已经过期,需要“翻包”——更换标签重新包装。
“缺的东西,先在门口的‘烂菜筐’翻一翻。”该站点仓管员李华(化名)称,由于产品数量众多,蔬果种类又杂,经常出现库存数量不准确的情况。如果有顾客下单的蔬果没有货了,就可以从“烂菜筐”中挑选“品相好的”进行二次售卖。
报道指出,库存余量不多或者缺货时,与客户电话沟通换货、退款事宜会更加“耽误时间”,为了提高效率、更快完成拣单任务,用过期蔬果代替新鲜批次分装给用户,成为分拣员们早已见怪不怪的操作。
不仅如此,三元站的卫生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按照企业内部6S(卫生要求)规定,抹布应分区使用,但在新京报记者暗访的近半个月里,两条紫色抹布在水产区和分拣台经常混用。此外,刀具也应在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但在三元站,并没有消毒酒精,分拣员们经常用刀子刮掉南瓜、冬瓜表面的尘土后,直接放到分拣台上切片。
此外,在三元站,冷藏仓和冻库每晚来货时,“消毒”的所有操作,就是用喷壶对着货架喷两下,以便录制视频。不仅如此,每天给员工测温这一基础要求,也成了“填填表就行”。
监管出手:约谈并立案调查
据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消息,针对媒体报道的“叮咚买菜”前置仓存在用死鱼冒充活鱼、擅自“翻包”换签、日常消毒流于形式等问题,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于3月16日对其进行了行政约谈,同时秉承“四个最严”的原则,即刻开展专项行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一是开展行政约谈。对北京不姜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叮咚买菜)总部相关负责人进行行政约谈,要求企业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帮助企业查找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指导企业对124个前置仓开展全面自查,主动发现风险、消除隐患。
二是及时立案调查。本着“从快、从严、从重”的原则,对北京不姜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立案查处。
三是开展专项检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组织30个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前置仓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净化一个行业”,坚守食品安全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销售1批次不合格鳊鱼,叮咚买菜关联公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约38万元罚款。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上述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这批检验不合格的鳊鱼,是其于2021年7月27日晚从供货商处购进,总进货数量为1775.52份,当天19时11分由同一辆运输车运抵当事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大仓。这批鳊鱼运抵当事人大仓后,由当事人委托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对其进行了抽样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随后由当事人委托的运输公司负责将这些鳊鱼运输到各个前置仓,其中共有14条鳊鱼运到“国和站”前置仓,7月29日没有鳊鱼运输至“国和站”前置仓,7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的检验机构对该前置仓的抽样检验结果为“恩诺沙星”含量不合格。
截至案发,这批鳊鱼已通过当事人运营的“叮咚买菜”APP销售1713份,销售单价为21.9元/份,因死亡等损耗62.5200份,总货值金额为38883.888元,在销售过程中,因每个用户使用的优惠情况各不相同,导致实际销售额无法计算,因此当事人违法所得无法计算。
因上述行为违反《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罚款388838.88元。
公司回应:问题属实已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