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禁飞算什么 这些企业都曾经历过“至暗时刻”
时间:2019-06-12 00:00:00来自:腾讯证券字号:T  T

腾讯证券6月12日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继在印尼和埃塞俄比亚接连发生致命空难后,波音737MAX这架最畅销的机型3月份在全球遭到禁飞。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禁飞波音的“问题机型”,专家称“波音公司正深陷前所未有的技术信任危机”。

尽管波音已经为解决737MAX客机的安全性问题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涉事机型依然处于全球停飞状态,哪怕是波音每次宣布“修复了737MAX客机的技术问题”,舆论场上马上就会爆出一份全新的波音“黑料”。

除了企业声誉受损外,737MAX的全球禁飞还为波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务损失。比如,中国最大三个航空公司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已经准备通过法律手段,向波音公司索要巨额赔偿;全日空航空公司是此次禁飞中损失最为惨重的航司之一,该公司要求波音做出现金赔偿,而非未来的采购折扣;包括卡塔尔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和波兰航空在内的数家航空公司也均向波音提出力索赔要求,但具体赔偿结果还没有公开报道。

事实上,除了波音外,许多上市企业在自己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都经历过自己的“至暗时刻”,部分企业从中走出来取得了更大成功,部分企业则从此一蹶不振,以下是具体内容:

苹果“被迫”接受微软投资

1997年,史蒂夫-乔布斯重返苹果。当时的苹果公司还是一堆烂摊子,此前录得7个季度的连续亏损,亏损额达23亿美金。但就在华尔街众分析师都认为这家公司即将倒闭之时,死对头微软出手了。

微软当年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并与后者签署了广泛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协议规定:微软为苹果电脑Mac提供Office软件,以此换取苹果将微软IE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同时,苹果撤回了对微软的专利诉讼。事实上,此举令微软看起来更具竞争力,而且可免受“垄断市场”的惩罚。

苹果当时市值还不到30亿美元,而微软认为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是个明智的法律行动,可以帮助没有威胁的“死鸭”,它们显然未曾指望乔布斯等人会在日后取得如此的成功。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后来承认,微软1997年向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注资1.5亿美元是微软做过的最疯狂决定。这笔资金帮助苹果从破产边缘解救回来,并将其推上超越所有竞争对手、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公司之路。

现在看来,这笔交易可能是乔布斯曾做出的最好决定之一,它允许苹果将“群狼”阻于门外,为其明确Mac业务策略、iPod取得成功赢得喘息之机。从此之后,随着iPhone和iPad的出现,苹果越来越强大,彻底改变了个人电脑习惯,并逐步摆脱了微软施加的影响力。

GE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通用电气在去年6月遭遇了公司百年发展史上的“奇耻大辱”,这家一度市值全球第一、如今陷入困境的公司被踢出了自己坚守了逾百年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被连锁药店公司WalgreensBootsAlliance所取代。至此,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指数之一、创立于1896年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2只初始成份股,已悉数被剔除出道指成份股。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是道指中最重要的股价指数之一,被视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此举意味着GE公司在该指数中长达111年的成分股历史的终结。

作为世界级跨国工业巨头,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通用电气是1896年建立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最初成员之一,自1907年开始纳入其中。自1993年开始,通用电气一直是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2005年。再往前回溯到2001年,那是一个由杰克·韦尔奇带领通用电气达到历史顶峰的传奇时代。

但近几年,因2008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传统业务的衰落、多项失败的收购等重重困难,通用电气经营状况陷入了低谷,其股价已经从2000年的高点下跌近80%。

在此前一年,这家明星公司经历了125年历史上最严重的业绩滑坡。新掌门人杰夫·伊梅尔特(JeffImmelt)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革,亦令其股票遭受重创。比如,在公司现金流告急的恶劣形势下,荒唐的股票回购行为,浪费了巨量公司现金,也让公司处境更加窘迫。

2017年,通用电气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表现最差的股票,市值蒸发近半。

事实上,通用电气虽然在早期也有两次跌出过成分股名单,但自1907年11月回归以来,一直稳稳当当地“端坐”其中。也就是说,通用电气是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在榜时间最长的公司。

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后,通用电气随即宣布了自己的业务调整计划:剥离医疗业务部门,将聚焦航空、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三大板块,GE医疗集团拆分为一家独立的公司,现任GE医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基兰·墨菲(KieranMurphy)将继续领导独立GE医疗公司。

强生深陷质量泥潭

创立于1886年的强生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作为一家国际性大型企业,强生在全球57个国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11万6千余名员工。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

但由于对代工厂的质量统一控制和管理存在问题,强生出现了数次严重不满的检查和产品召回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0年一年内,强生全球涉及的大规模召回有15次之多,包括500批次的泰诺、40多批次的仙特明、930万瓶泰诺感冒药等。单隐形眼镜一个品类的产品,当年就召回总计近60万盒。

同年,美国众议院监管及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针对强生制药儿童用药物大面积召回事件的听证会。FDA高官在听证会上作证称,强生制药及其麦克尼尔消费者部门的质量问题是“系统性的”。

在此之后,强生金牌品质已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质疑,并且很多消费者都表示对强生产品感到失望,因而该公司彼时的首要任务已经变成了重建客户信任度。

只不过,强生的好运似乎并没有立刻到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巡回法院法官去年判决,针对强生爽身粉致癌的指控判决成立,强生公司被裁定赔偿46.9亿美元。

截至今年2月,关于强生爽身粉致癌的诉讼案件已累计达到了1.5万件。

通用汽车财务危机

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通用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转折。由于联合创始人威廉·杜兰特的疯狂扩张行为,公司陷入困境之中,杜兰特也被迫提前退休,并将自己的通用股份全部卖给了杜邦家族,使杜邦在通用的股权比例上升到37%。同时,摩根大通也趁机取得了通用的部分股权,致使该公司所有权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移。

随着杜邦家族逐渐进入通用,杜邦一批在会计、财务领域经验丰富的人在早年间也加入了通用,并担任了重要职务。当时,拨款超限、库存失控、现金短缺这三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到1920年,通用财务陷入了空前的危机。长期投资过多,短期收益减少,到10月底贷款额已达到了惊人的8300万美元。

对此,通用汽车公司的第八任总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首创人阿尔费雷德·斯隆(AlfredSloan)对公司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将通用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经理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经过斯隆的改革和整顿以后,后来的通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斯隆担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23年,在短短3年时间内便让濒临破产的通用反败为胜,斯隆本人也与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并称二十世纪最伟大CEO。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