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式”垄断案被判败诉对高通意味着什么?
时间:2019-05-23 00:00:00来自:腾讯证券字号:T  T

腾讯证券5月23日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一位美国联邦法官今天可能刚刚做了苹果和一系列外国政府都没能做到的事,那就是迫使高通公司改变它做生意的方式。

周二晚些时候,美国加州圣何塞联邦地方法院法官露西·科(LucyKoh)结束了一起旷日持久的法律案件。她表示,这家总部位于圣地亚哥芯片公司的产品是现代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通过压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竞争,并将其芯片销售与高通技术专利费用挂钩,从而违反了垄断法。

法院日前裁定高通采取五条补救措施:1.不得以限制芯片供应要挟提高专利许可费;2.不得要求独家供应;3.不得拒绝其他芯片厂商获得专利许可;4.必须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条件下,提供详尽标准必要的专利许可证;5.高通在未来7年里每年必须向FTC报告是否遵守上述补救措施。

高通执行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唐·罗森伯格(DonRosenberg)则在随后发布的一则声明中表示:“我们强烈反对法官给出的结论、她对事实的解释以及她对法律的适用。”

分析指出,这一裁决触及了高通不同寻常和颇具争议的商业模式核心。因为虽然高通核心业务是生产智能手机连接互联网所需的芯片,但它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将其技术授权给手机和其他计算设备制造商。

高通的专利技术许可条款了涵盖现代手机运行所必需的技术,这意味着即使智能手机制造商使用非高通芯片,该公司也需要向前者交纳费用。而且,高通的费用是基于智能手机出售价格,而不是高通生产的部件的成本来定价。

此前,包括苹果、高通计算机芯片领域的许多竞争对手和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均对高通的业务模式提出了质疑。2017年1月,美国联邦委员会(以下简称“FTC”)就以高通在向手机生产商达成专利授权协议有违反垄断法为由,对其发起法律诉讼。FTC当时表示,这一专利授权模式赋予了高通多收专利费用的权力,并不公平地降低了高通芯片竞争对手产品的吸引力。

直到今天以前,高通每一次都经受住了外界对其商业模式的挑战,甚至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挫败了一项可能会改变该公司经营方式的收购要约。

今天由露西·科法官裁定的FTC案对高通来说可能是一项巨大的法律挑战,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坚称“自己的专利价格是公平的,这一商业模式也并不罕见”。同时表示,公司将专利技术授权收益重新投入到未来技术的开发上,以帮助业界和消费者,并让蜂窝芯片市场继续具有竞争力。

在该判决下,该公司将不得不减少自己的专利技术授权费用、重新起草每一份客户合同,并向竞争对手的芯片公司开放其知识产权宝库。

今年4月,高通就类似案件的索赔与苹果达成和解致使公司股价飙升。当时两家公司联合发布声明称,高通和苹果已经达成协议,放弃在全球层面的所有法律诉讼。媒体当即指出,与苹果达成的和解似乎表明,高通的专利授权结构和商业模式未来将基本上保持不变。仅仅两周前,高通宣布向高管发放股票奖金,以表彰他们为结束与苹果及其合作伙伴的争斗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但随着这一垄断案判决的最终出炉,上述这些支出现在看起来已经十分尴尬。截止美国东部时间12点,高通股价在周三下跌10.45%,至69.63美元。

与此同时,高通此次遭遇败诉的时机也是再糟糕不过了。当前智能手机的全球销量正在下滑,这已经拖累了高通和其他智能手机零部件制造商的销售表现。包括高通及其客户在内的公司正计划向下一代无线互联网标准,“也就是5G网络”过渡,而这一法律裁决为这一过渡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此次高通垄断案败诉的最终成本很难计算,目前高通还可以一如既往地收取专利技术授权费用。投资者也早就对高通的股价有所警惕,因为后者的商业模式经常被围攻,城门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我们真正要看的是高通是否做好了颠覆自己传统业务模式的准备,该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如果我们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就打破传统”的计划?”如果没有,投资者恐怕需要追究该公司未能及早制定B计划的责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