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10月惨遭血洗!市值蒸发逾2万亿美元
时间:2018-11-01 00:00:00来自:腾讯财经字号:T  T

腾讯证券11月1日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对美国股市来说,10月份是形势艰难的一个月。虽然美股在周三的交易中收盘上涨,收回了本月以来的部分跌幅,但在整个10月份的交易中则仍旧大幅下跌,其中纳指创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S&PDowJonesIndices)的高级指数分析师霍华德·希尔沃布拉特(HowardSilverblatt)在周三早些时候发布报告称,在美股市场进入10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之际,整个市场在10月份以来的交易中已经损失了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值,各个行业板块都广泛受损。

截至周三收盘,道指涨241.12点,报25115.76点,涨幅为0.97%;标普500指数涨29.11点,涨幅1.09%,报2711.74点;纳指涨144.25点,涨幅2.01%,报7305.90点,短暂走出回调区域。

但在整个10月份的交易中,标普500指数仍旧累计下跌了6.9%,创下自2011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当时该指数下跌7.2%;道指累计下跌5.1%,创下自2016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当时该指数下跌5.5%;纳指累计下跌9.2%,创下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当时该指数下跌10.8%。

“10月份市场震荡是具有传奇性意味的,而我们所说的并不只是2008年时的股灾。”希尔沃布拉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与一年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月份相比,10月份都是市场震荡大得多的一个月。”

10月伊始,美国股市就迎来了一个坏消息,当时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Powell)表示,该行距离实现所谓的“中性利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鲍威尔称,美联储已经不需要再继续实施十年以前出台的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是为了引领美国经济作出上一次金融危机而出台的。根据最近以来的大多数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将会一路上调基准利率至3.4%的水平,随后才会暂停加息步伐。

以所谓“FAANG”——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NASDAQ:FB)、苹果公司(NASDAQ:AAPL)、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NASDAQ:AMZN)、流媒体视频服务巨头奈飞(NASDAQ:NFL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NASDAQ:GOOGL)——的五大科技巨头为代表的大型科技股本月以来遭受了重创,其中亚马逊和奈飞在10月份截至周二收盘为止的交易中双双下跌了20%左右,原因是投资者在这两家公司发布财报后纷纷选择逃离。

自9月20日以来,FAANG五大巨头的市值总共蒸发了3000亿美元左右。

在10月26日的交易中,标普500指数跌穿了两个备受关注的点位,下跌至200日移动平均线下方,与9月21日触及的高点相比累计下跌了10%以上,一度滑入回调区域。200日移动平均线是投资者用来权衡考量股指表现的最重要的技术面指标之一。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0月份有13个交易日收盘下跌,但在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的交易中,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则仍小幅上涨。

与此同时,根据贝斯普克投资集团(BespokeInvestmentGroup)在10月23日作出的预测,对于股市来说,第三季度美股企业财报季预计将是自2011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财报季。该集团称,在已经发布了财报的公司中,大约四分之三公司的股价在其发布财报后的一个交易日中均遭遇了下跌。尽管在这个财报季中,近八成公司的盈利均超出预期,这种表现远好于去年同期,但股市仍旧作出了疲弱的反应。

道指成分股卡特彼勒(NYSE:CAT)、3M公司(NYSE:MMM)和陶氏杜邦公司(NYSE:DWDP)均在发布财报后后遭遇重创,原因是这些公司的高管表示,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等全球性风险使其成本有所上升。

“虽然这是一种重大的回落,但从某种程度上看来则像是资金的一次重新分配,很多投资者正在作壁上观。”希尔沃布拉特说道。“这应该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强大的基础。企业的盈利表现不错,但市场的感觉——我们想要的比这多多了——才是最重要的。”

本月以来,用于追踪美元兑六种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2.1%。

在美国股市上,半导体股是本月以来受创最深的板块之一,追踪这个板块的交易所交易基金VanEckVectorsSemiconductorETF在这个月中大跌10%左右。英伟达(NASDAQ:NVDA)、AMD(NASDAQ:AMD)、美光科技(NASDAQ:MU)和应用材料公司(NASDAQ:AMAT)的股价在10月份截至周二收盘为止的交易中都累计下跌了两位数。另外,这些芯片巨头都已进入了熊市区域,也就是与近日高点相比下跌了20%或以上。

对AMD来说,10月份尤其是时乖命蹇的一个月。在9月底,AMD还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当之无愧的表现最好的一只个股,但自10月初以来,该股则已累计下跌了20%以上,创下了自1992年以来最差的单月表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