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9月26日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顾问公司安永公布最新研究报告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贸易问题继续对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的投资者热情形成了抑制作用。
安永对近来影响IPO市场的全球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贸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是,在2018年前9个月中,全球IPO交易的总数量减少到了1000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不过,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已有的IPO交易所带来的收入则高于通常水平。
“尽管(IPO交易数量)有所下降,但2018年截至目前为止的IPO活动则仍旧高于10年平均值,全球范围内所有IPO交易所筹集到的资金总额达到了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9%。”安永在周二公布的报告中写道。
安永的全球及EMEIA(欧洲、中东、印度及非洲地区)负责人马丁·施泰因巴赫(MartinSteinbach)在周二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第四季度的IPO市场前景看起来是正面的。
“市场情绪仍旧很好,我们看到就投资者方面而言,一只股票在IPO之后的头几个交易日中表现良好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另外,与各大股指相比,IPO股票呈现出跑赢大市的表现,这就创造出了一种有利的环境,因此我们对第四季度的(IPO市场)前景抱有相当乐观的立场。”施泰因巴赫在接受CNBC旗下节目“SquawkBoxEurope”采访时说道。
但他同时指出,国际紧张形势相关担忧情绪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IPO交易的热情受挫。
“我认为,全球IPO交易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投资者的热情由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国际紧张形势而受到了抑制,但未来仍有很多IPO交易将会发生。”他说道。
2018年截至目前为止,中国铁塔(00788)的IPO交易仍是规模最大的一桩交易,该公司在8月份赴港上市,筹集到了69亿美元资金。这是两年以来最大的一桩IPO交易,上一桩规模更大的交易发生在2016年,当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中国香港IPO上市,筹集到了76亿美元资金。
今年以来排名第二的IPO交易纪录是由小米创下的,该公司在7月份赴港上市,筹集到了54亿美元资金;再次则是西门子旗下SiemensHealthineers,该公司在3月份登陆德国证券交易所,筹资51亿美元。
安永报告显示,科技、工业和医疗保健是2018年迄今为止IPO交易最活跃的几个行业板块,来自于这些行业的IPO数量总计达到了468桩,在全球交易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了47%,这些交易的总筹资额达629亿美元。
与此同时,所谓“独角兽”企业——估值达到10亿美元或以上的私人持股科技公司——IPO交易的增长也起到了推动全球IPO交易收入总额上升的作用。举例来说,4月份IPO上市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Spotify(NSYE:SPOT)就是这样的一家独角兽企业。与传统IPO交易有所不同的是,Spotify采用了直接上市的方式,也就是不聘用银行作为承销商,也并未在上市之前设定IPO定价。
安永称,由于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IPO交易增长的缘故,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全球IPO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在这个季度里,规模最大的十项IPO交易中排名前三的都是中国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独角兽企业,其中包括中国铁塔和小米,此外还有在9月份IPO筹资40亿美元左右的美团点评。
在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的十大IPO交易中,唯一的欧洲企业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而在第三季度的十大交易名单中,则没有一家欧洲企业。施泰因巴赫对此表示惊讶。
“虽然欧洲、中东、印度及非洲地区的IPO市场感受到了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国际紧张形势以及英国脱欧的威胁,但2018年里并无大型欧洲企业IPO上市一事还是令人感到吃惊。”他在报告中说道。“虽然IPO交易活动低于去年,但投资者情绪则仍保持强劲,原因是IPO首日交易和IPO之后的股价表现都超出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