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力争到2030年海洋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海洋生产总值(GOP)达到3400亿元
时间:2024-07-22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杭州市人民政府7月22日消息,为全面落实海洋强省建设部署,争创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到2030年,海洋经济总量实现翻番,海洋生产总值(GOP)达到3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海洋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00亿元,聚力发展全省领先的千亿级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加快打造海洋数字经济、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交通运输3个百亿级产业,积极培育5个潜力型和X个未来海洋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海洋人才高地、海洋数字经济示范城。

全文如下:

杭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海洋强省建设部署,争创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到2030年,海洋经济总量实现翻番,海洋生产总值(GOP)达到3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海洋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00亿元,聚力发展全省领先的千亿级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加快打造海洋数字经济、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交通运输3个百亿级产业,积极培育5个潜力型和X个未来海洋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海洋人才高地、海洋数字经济示范城。

二、构建“两廊引领、多点联动”发展格局

(一)强化“两廊”辐射带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突出科研创新特色,大力引进海洋科研院所、涉海技术中心,深入实施海洋科技企业“双倍增”和“小巨人”培育计划,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打造成为全省海洋经济科技创新平台。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以海洋数字经济、涉海设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为特色,加快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成为全市海洋数字经济装备与涉海设备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引领区。

(二)推进“多点”特色发展。依托各地海洋产业发展潜力,推动海陆高效联动,优化协同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海洋科教服务、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力争到2027年,建设2个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特色产业重点功能区块,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60%以上。

三、打造“135X”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打造一个千亿级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充分利用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紫金港科技城等科创平台的海洋科创要素集聚优势,引进培育海洋领域复合型人才队伍,依托之江实验室、海洋二所、省海洋科学院、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院所,用好用足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开放平台等资源,重点开展海洋生命健康、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研究,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打造三个百亿级海洋产业。

1.海洋数字经济产业。依托滨江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数据资源优势,牢牢把握海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风口,精准招引全球数字经济一流企业和精英人才,营造良好海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培育、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海洋数字产业集群。

2.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以西湖区、萧山区、钱塘区、富阳区、桐庐县为重点,培育壮大杭州医药港小镇、富阳药谷小镇,加强海洋生物化学药品制剂、海洋生物酶制剂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开发具有特色的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海洋生物制品。

3.海洋交通运输产业。以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和下沙港为重点,加快构建海河联运枢纽港。大力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港航合作网络,构建高效港口集疏运体系,引导中小港航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

(五)打造五个潜力型海洋产业。

1.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以钱塘区为核心,联动上城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和桐庐县,重点攻关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运专用装备及海洋信息采集专用仪器设备等制造难题和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型产品。

2.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以西湖区、临平区为主,以钱塘区为补充,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海水淡化工程及淡化水应用。搭建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先进膜浓缩、离子选择性分离、双极膜等技术,建成国家级产业发展支撑平台。

3.海洋新材料产业。以建德市为主,开展深海等领域关键海洋材料技术研究,聚焦海洋防护材料、防腐涂料、附着材料制造,深化新技术融合运用,推动装备生产智能化、数字化。

4.海洋新能源产业。以滨江区、临平区为主,聚焦储能、氢能装备制造、海洋风电装备、潮流能产业,重点发展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做强海洋绿色能源领域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5.海洋船舶制造产业。以萧山区、富阳区、淳安县等沿江地区为主,重点突破高技术船舶、绿色船舶和特种船舶的研发设计、制造、维修及绿色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