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发展
时间:2024-04-02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对生产力跃升一般规律的总结,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时代特征的呼应,需要在技术创新、政策调整、体制建设、战略选择等方面积极应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地方政府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也大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新质生产力不仅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更应在众多传统产业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推进作用。笔者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与提升传统生产力统筹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新旧产业、新旧动能、新旧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统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新旧质态生产力之间的平稳过渡既关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接续成败,又关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转换节奏。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能仅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既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更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立面,反之,只有重视激发蕴含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的新质态生产力,才可能真正实现一国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我国已经构筑起了全球最完备的、规模最大的制造体系,在大飞机、大型船舶、高端纺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全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外贸“新三样”加速拓展出口市场,这些传统优势产业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也是新质生产力“破土而出”的主阵地。

从理论上说,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再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有目的的活动或者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生产力和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其中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指示器。历史上劳动资料的每一次质变,如铜器代替石器、铁器代替铜器、蒸汽磨代替手推磨、电动机代替蒸汽机,都标志着一种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就是以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为劳动对象,以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等为主的智能劳动者,以传感器、移动通信、网络、软件、计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工具等为劳动资料,以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大数据(D)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生产力。

从现实性看,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时代选择。一种新质态生产力的孕育、诞生和成长,必然有其划时代的背景和发展环境。从全球层面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中美大国博弈不断从前沿科技领域向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延伸,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不断受到冲击,全球化出现了向区域化、本土化演变的趋势,全球经济竞争规则和秩序变革要求我国加快生产力跃升,重塑新的国际竞争力。从国内层面看,我国既有的要素红利逐渐削减,经济增速放缓、新旧动能转换减速、消费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叠加,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实现经济结构由“旧”换“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从可能性看,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也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方面,数字经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规模基础和增长动能,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测算,2001~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四分之三。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蔡跃洲团队(2021)测算,1993~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7%,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3)《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泛而具体的应用场景。我国被公认为是最具数字竞争力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电子商务、数字媒体、金融科技、智能装备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加速涌现,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有望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担当。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主动适应和迎接这些挑战的战略选择。首先,我们要继续发扬传统优势产业长期积淀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求牵引作用,善用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需求空间,把握住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机遇期,在保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基础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快实现传统生产力螺旋式上升。其次,要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兴未来产业的规模体系,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业态,引领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引领制造业向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引领服务业向高端品牌服务、个性化服务转型,加快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建立健全新型产业体系,实现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接续发力。最后,利用新兴未来产业的产品和功能,实现传统生产力的转型和升级,稳住传统产业吸纳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