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先立后破是一场流动性融冰之旅
时间:2023-12-2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风险资产领域如何先立后破,成为各界关切。

今年楼市、股市等风险资产市场,都困顿在信心的寻觅之中,流动性匮乏成为风险资产的年关。这一年对楼市对权益市场可谓支持政策频出,但市场表现依然挣扎。

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风险资产,如何先立后破?显然,这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立”的战略分析问题,即要确定“立”在哪里的问题,“立”的地方根基不牢,市场就如同薛定谔的猫,可能陷入僵而不死窘境。

当前不论是楼市,还是权益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将先立后破和化险工作,路径依赖为只要扛得住风险不暴露,谁家的孩子谁抱,然后在增量上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做大需求,让房价和股价稳定住不继续滑坡,就算是立。

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工作会议强调,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等。

这样的策略当然不错,但如何执行值得探讨。新冠疫情结束后,宽货币始终跃升不到宽信用,深层问题是市场面临流动性匮乏问题,如同农地浇灌,大渠水满为患,却由于小渠阻塞不畅而农地干涸。

楼市最大问题也是流动性不足,由于国内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较高,流动性变现能力不足,导致人们的购买力难以有效转换成现实购买力;权益市场亦然,最近资本市场的交易量呈边际递减态势,25日沪深两市交易量6081亿元,环比下降1713亿元,警示流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变现能力退化风险。

显然,居民和企业的购买力,被封冻在不动产和权益市场中,是宏观上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的重要缘由。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启动流动性清淤工程,这首先需提高风险资产的变现能力,风险资产的市场价格出清,是立的必要前提。以不动产为例,唯有为房价在市场出清创造条件,楼市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权益市场也是,交投不活跃缘于市场风险无法通过交易定价缓释出来,即使扛着不卖,市场也将通过压低变现能力和增加持有风险,变相计提持有的折价损失。

可见,立的核心是如何增强风险资产的变现能力,促进其交易自由,为其提供流动性便利。

这顺势引出另一话题,即为何包括不动产在内的风险资产出现了流动性压抑现象。不论是基于规范风险还是实证研究,风险资产出现流动性压抑现象的主因是权利在市场的舒张自由不足。

以楼市为例,早在1994年就引入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存在自我保护缺位问题,这是商品房预售款被挪用,及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等开发模式形成的重要制度因素,也是烂尾楼产生的根源。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等,其核心中的核心应是严格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即在住房交付前,让购房者自主控制商品房预售款,形成购房者、开发商、政府、商业银行等在内的新交易结构。监管部门要相信,购房者有能力看好自己的钱袋子,让购房者的钱袋子脱离其管控,及房屋尚未完成交付、消费者就担负起房贷等,才是楼市的病灶。

以权益市场而言,具有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集体诉讼、辩方举证等制度亟待完善。这导致了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和补偿,如投资者一旦遇到侵权行为,其损失尚难通过现有制度体系得到有效补偿;同时,合格投资者制度的适用范围,使普通投资者难以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来缓释和对冲风险,导致其在与机构投资者同台竞技中,存在功能缺失。

为此,不论是楼市,还是权益市场,其关键核心都是要尊重市场自决秩序,为人们在市场合法权益的申张提供公平竞争性制度保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前内需购买力正封冻于各类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匮乏中,为权利申张拓宽市场空间,使各大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捍卫,将会解封出更多购买力。越是困难时,越需要政府控制好其行为,以一个公共服务者的身份帮助市场开启融冰之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